6月27日,保山市召开“保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保山市组织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保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王晓渊,保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王晓江,保山市委党校副校长何国正,杨善洲干部学院副院长段红丽介绍有关工作情况。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聚焦“政治建设高标准”抓培训、抓实训,党员干部素质不断提升。
常态化抓实政治理论学习;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着力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实施意见》《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等文件,累计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1.5万余次;
组织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等,累计开展培训期14.2万人次;常态化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到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联系点或所在党支部讲专题党课活动,严格落实主题党日等制度,筑牢全市党员干部政治品格。高标准组织党内集中教育;
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精心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政治根基。
全覆盖开展党员干部培训;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历次全会精神,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完成多期75.1万人次集中轮训。全覆盖开展基层党员培训,创建了“万名党员进党校·善洲故里先锋行”“保山党课开讲啦”等特色品牌。
年以来,已完成两轮基层党员培训,累计培训党员26.08万人次,培训进度和培训质量走在全省前列;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训什么”的原则,采取“理论+研讨”“实践+交流”“现场学+观摩悟”“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市级累计举办生态文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社会治理等各类主体班期、培训各级干部7.82万人次,干部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进一步增强。
据了解,聚焦“基层党建高质量”抓深化、抓拓展,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年以来,保山坚持“一年一主题”,连续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巩固提升年、巩固深化年、创新提质年、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质量提升年、质量深化拓展年,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党员徽章在一线熠熠生辉。压严实党建责任,连续7年制定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体方案,重点项目清单、责任清单、考评清单,实行“清单式”交办、“销号式”推进、“台账式”管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责任链条;
目前,保山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建立了个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实施县(市、区)党委书记“领航项目”10个,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典型引路作用,形成了抓点成典、推典成景的“乘法效应”。健全完善基层党建述责、考责、督责、问责工作机制,年以来,连续8年开展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述职评议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的作用充分发挥,有效倒逼了各级党组织书记用心用情用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种好“责任田”。
系统化谋划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实施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按照“系统谋划、区域统筹、领域突破、全域提升”的思路,着力创建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党建引领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标杆区、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两新党建样板区,形成了引领全域、辐射全域、带动全域的“一地两带五区”党建新格局;
建立“党建重点任务推进月”“季度交叉督促检查”“半年工作交流评比”等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一月一重点”“一季一调研”“半年一推进”,每年都分领域、分区域、分行业、分条块召开基层党建工作分析研判会,开展随机调研、实地考核,现场检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推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分领域推进落实,农村党建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为主题,全面落实“双整百千”四级联创机制,积极探索“党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和“主心骨”作用。全面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年以来,累计选派名第一书记、名工作队员驻点开展脱贫攻坚,涌现出了郭彩廷、段定华、邵宗智等一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龙陵县龙新乡茄子山村、隆阳区辛街乡邹里社区等一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年以来,保山市委组织部研究制定出台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意见》,创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19个、“红色劳务”试点村个,探索出腾冲市“1+3+6”肉牛产业、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模式和昌宁县“五组一联”党建品牌;选派支工作队、名干部驻村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工作,以实施“万名干部规划家乡”“万名干部振兴乡村”等4个万名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累计为民办实事9万余件。
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向上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建设试点项目、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资金3.02亿元,创新探索了资产租赁型、股份合作型、抱团取暖型等“十种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在全省16个州市中率先消除“空壳村”,年全市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占总数的85.9%。
加强基层党群阵地建设,在全覆盖建成村(社区)活动场所的基础上,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5亿元建成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实现乡镇(街道)党校、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全覆盖,把党的阵地建到村村寨寨、便民服务送到千家万户。开展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在全省首家开展村级组织规范化和村(居)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探索了党员群众评议、支部党员审议、户长会议决议、全过程公开的“三议一公开”村(居)民小组议事决策工作法;机关党建以深化“对标达标创标”行动为重点,扎实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创建模范机关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建设政治机关、效能机关、服务机关、清廉机关;城市党建以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工程为重点,强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持续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锋行动,组织个单位党组织和2万余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累计开展服务活动次,腾冲市和隆阳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城市”和“省级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两新”党建以实施“两新”组织党组织增长计划为抓手,持续开展“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提升行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截止年底,保山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70.6%和77.6%;边疆党建以实施强边固防铸魂行动为重点,在2个边境县(市)、28个乡镇全部配备1名主抓政法工作的副书记、个村(社区)全覆盖配备1名武装干事。深入开展“心向中央、强边固防”主题教育和“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主题实践活动,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段长人,选派名党员干部组成“强边固防突击队”,奔赴4个边境乡镇、32个边境村和个村民小组,推行“五户联防、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坚决将疫情阻击在国门之外,为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保山贡献”。
据透露,聚焦“干部队伍高素质”抓基础、抓规范,干部队伍建设有力有效。坚持靶向选,在“过得硬”上提质量,深入贯彻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核考察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干部政治素质档案,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坚定选人用人政治方向,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持续推行一线考察法,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选拔任用干部和对干部进行责任追究的通知》《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实施办法》等制度性文件,每年以蹲点调研、重大专项调研、年度综合调研为抓手,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重大项目建设一线、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将组织视野聚焦到那些冲在前、干在先,做出实实在在成绩、群众公认度高,在急难险重中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好干部,大力选拔使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
坚持长远育,在“源头育”上下功夫,制定出台《关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年轻干部从严培养管理办法》《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办法(试行)》等纲领性文件,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作为“源头培养工程”和“事业发展保障工程”来抓,市、县(市、区)组织人事部门均建立了优秀年轻干部库,实行动态管理、优进绌退。市级每年以“四个一批”方式选派名左右年轻干部到各级单位挂职锻炼,到市直单位、营商环境一线和乡镇(街道)挂职锻炼;同时,加大优秀年轻干部跨地区、跨条块、跨领域交流任职力度,市级每年遴选10名左右市直单位、县(市、区)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双向交流任职。坚持精准用,在“如何用”上勇探索,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把事业发展需要作为选用干部的出发点,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打破地区、部门、条块界限,破除体制、身份障碍,加大从各条战线选拔干部的力度,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持续畅通“三支队伍”交流渠道,年以来,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调任21名干部到党政机关任职,从党政机关提拔或交流56名干部到国有企事业单位任职;突出基层导向、一线导向、实绩导向,注重选拔使用在基层一线经受历练、表现优秀的干部,累计从县乡基层一线提拔处级干部占同期提拔干部总数的32.3%;仅年以来,提拔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占同期提拔干部总数的61.4%。
年、年乡镇换届共选拔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驻村工作队员等88名基层“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坚持从严管,在“常态化”上出实招,深入抓好选人用人监督,制定出台《关于在市委常规巡察期间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暂行办法》,组织开展选人用人全覆盖专项检查,着力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制定出台《关于从严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日常管理的实施意见》,坚持班子和个人同步管、一时一贯全程管、“八小时”内外全面管,把“严”的主基调贯穿“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教育管理全过程各方面;持续用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这一监督“利器”,如实报告率从年的77.7%提升到年的96.5%。编印《市管领导干部履职行权知识读本》,给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履职行权明底线、标红线、画界线,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教育提醒,累计开展提醒谈话次、函询51次、诫勉人次。
据介绍,聚焦“人才工作高水平”抓布局、抓破局,人才引育实现创新突破。深化改革机制活才,研究制定出台《保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保山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主干文件,以及《市级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管理办法》《市属事业单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专项高级岗位管理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暂行办法》等配套性政策文件,确定了把保山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人才聚集区和云南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明确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价等奖励措施,拿出30个专项事业编制用于市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个专项高级岗位用于解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科学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务实管用的人才引育机制、创新创业的人才使用机制、公平合理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聚焦需求靶向育才,围绕全市水电硅材加工、硅基产业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等,与兰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30所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精准培养急需人才。
依托沪滇扶贫协作,闵保双方互派65名党政人才、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交流学习;从保山全市遴选名农业、教育、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到省级对口部门进行研修,有58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22人入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2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深化与教育部对口帮扶高校和驻地高校合作,成立了保山市乡村振兴研究院强化人才联合培养,在保山学院成立了永子围棋学院、高黎贡山研究院等5个特色学院。拓宽渠道多维引才。坚持刚柔并济,积极发挥保山南京水利博士科技创新工作站等平台作用,通过“人才+产业”“人才+项目”等模式,引进水利博士、硕士6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引进优质教育团队1个、教育教学人才6名,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42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4个,人才贡献率达27.67%,居全省第5位。搭建平台科学用才,依托腾冲启迪科学家小镇、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等平台,柔性引进人次专家人才到保山开展智力服务;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强边固防、基层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等需求,创新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高层次人才走边疆·助力强边固防”“专家服务团下乡·助推基层治理”行动,累计选派名专家人才全覆盖联系个行政村,组建9个专家服务团、名专家深入一线开展服务。
发布介绍,聚焦“公务员工作高规范”抓管理、抓监督,公务员工作成效明显。招考录用工作全面规范,按照“服务大局、改善结构、基层一线、从严从实”的招考工作思路,优化招录条件设置,探索实施专业能力测试,制定《公务员录用考察负面清单》,提升面试及考察工作质量,新招录县级以下基层公务员占新招录公务员总数的90%,新招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财税金融等专业的公务员占新招录人员的75.68%。职务职级并行全面规范,规范有序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云南全省首家制定出台《市管职级公务员管理办法》,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管理的主体责任。树立正确导向,严格执行政策,累计对名在脱贫攻坚、强边固防、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晋升了职级,有效激发了职级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争创一流。日常监督管理全面规范,从入口管理、日常管理、分类管理、退出管理、参照管理5个方面,编印《公务员工作业务指导手册》,制定《市级机关科级领导干部和职级干部推荐考察工作规程》,全链条抓实公务员选调、教育培训、表彰奖励等制度执行,健全完善公务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体系,公务员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出台《选调生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有计划的选派优秀选调生到各级党政机关跟班学习和锻炼,累计选拔24名优秀选调生进入乡镇党政班子。
发布介绍,聚焦“归口管理高效能”抓推进、抓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前行。保山创新思路、科学统筹、全面推进组织部门归口管理的机构编制、老干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常规性工作落到底、规范性工作见成效、特色性工作有亮点。机构编制管理科学规范。始终坚持党对机构编制的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制定出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办法》《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办法》等制度,高标高质完成党政机构改革,用心用力抓好“放管服”改革,稳扎稳打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聚焦聚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从严从紧管理机构编制资源,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不断增强。
老干工作质效全面提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党建引领,引导老同志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注重服务引领,精准、规范、系统开展服务,做到让党放心、让老同志满意;注重价值引领,引导老同志继续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为保山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打造了“银发先锋”“银潮之声”“云”霞课堂等老干部工作特色品牌。
培训机构建设创新突破,年,创新成立杨善洲干部学院,与市委党校合署办公、融合发展,按照“彰显特色、辐射周边、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定位,着力打造以杨善洲精神、艾思奇大众哲学、滇西抗战精神为培训主要内容,以市委党校、杨善洲干部学院、腾冲市委党校、龙陵松山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具有保山特色的干部教育红色品牌。目前,在市委党校建成党史党性教育基地1个,在全市5个县(市、区)建成主题不同的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金鸡“4·15”革命纪念馆、腾冲司莫拉佤族村、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等28个现场教学点,全市累计有16个课程、案例、故事入选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好课程、好案例、好故事”,居全省前列。
记者现场提问:保山市在抓党建促强边固防中开展了“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主题实践活动,保山有具体做法和成效如何?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王晓渊:保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国境线长公里,我们在抓党建促强边固防中开展“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主题实践活动,目的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筑牢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钢铁长城。
一是紧扣主题,凝聚守边共识;以“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为主题,组织边境地区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相关部署要求,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组建支红旗服务队、支党员流动宣传队,在重点区域、重要路段设置疫情防控卡点,做好卡点值守和政策宣传工作,让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要求深入人心。
二是筑牢堡垒,夯实强边根基;实行“边疆党建推进月”,通过培养锻炼一批村组后备力量、发展一批党员、建立一批党组织、创建一批强边固防示范党支部等措施,10个抵边村个村民小组全覆盖建立党支部,成立“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疫情防控联合党支部”67个,建立国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行“五户、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全市组建“十户联防”互助组个、“五户联防”互助组个,织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边境疫情防控网。
三是落实责任,形成护边合力;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边境线“五级段长制”要求,逐级明确市县乡村四级边境线段长,名段长实现对边境线的全覆盖管理;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大力推行“军管线、警管点、民管面”的边境管控和社会治安管控模式,组建4支“强边固防突击队”(名队员组成),充分调动驻村队员、村组干部、护林员、民兵力量组建联防巡逻队,强化对边境一线的巡逻防控,千方百计防范境外疫情输入。
四是常态长效,健全固边机制;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各级挂村党员干部到责任区开展挂包工作,强边固防突击队走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组织边境地区党员每月至少1次配合开展义务巡边护边活动,每季度至少1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选派的党员干部和派出单位每年为边境地区群众至少办1件实事、为挂包联系户或群众解决1个实际问题,有效激发广大边民参与强边固防的积极性,义务参与边境巡逻管控和卡点值守,构筑起“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防控网络体系,常态长效守边固边。
记者现场提问:无论是人才培育还是人才引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才发挥作用,共同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保山在人才助力产业发展方面保山有些什么措施?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王晓江:保山非常注重围绕产业布局来谋划人才队伍建设,就以保山的肉牛产业发展为例,我们就通过三项举措发挥“第一资源”的作用,以人才资源优势推动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引“牛专家”。
依托“年云南腾冲肉牛产业发展峰会暨第三届南方肉牛产业发展国际论坛”,聚集了多名肉牛产业领域专家人才,交流技术经验、共议产业规划,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撑。与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签订协议,成立“保山市腾冲市肉牛产业研究院”,引入中国农业大学7名畜牧技术专家任特聘技术顾问,对肉牛品种资源开发利用、良种繁育、疫病防控、饲草料开发利用、肉牛产品深加工等方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用“牛人才”。注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用,建立“1+3+6肉牛产业模式”,专门从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林草局、住建局等部门抽调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保山市腾冲市肉牛产业研究院工作人员,强化肉牛产业技术保障力量。组建肉牛养殖场建设专班,并下派技术人员到17个乡镇进行“一对一”技术帮扶,推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到产业发展一线指导实践、贡献力量。
聚“牛企业”。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轨推进,以重点产业项目为抓手,吸引行业龙头企业落户腾冲,持续引进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不断提升双招双引的成效。与云南东方皓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鹏欣集团签订肉牛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腾冲市选址落地万头规模肉牛养殖示范项目,立足打造全省优质肉牛生产优势区和深加工基地定位,推动腾冲肉牛产业向着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健康发展。
记者现场提问:市委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如何在党的干部培训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保山市委党校副校长何国正:党校姓党。党校的第一功能就是干部培训,第一职责就是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我们持之以恒落实党中央关于“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这一具体要求,坚持和完善教学布局,重视和加强科研支撑,深化和推进教学改革,丰富和创新培训方式,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为保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努力;
10年来,保山市委党校共举办培训班期,培训党员干部7.83万人次。每年的培训班次也从年的8期增加到年的72期,增长9倍;
参训人数从年的人次增加到年的99人次,增长7.7倍,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了充分彰显。我们将紧紧围绕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时代需要和推进保山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深化对干部成长规律、党校教育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以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党性修养、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为培训重点,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不断把握时代性、体现实效性、注重针对性,做实需求调研,做优教学设计,做活教学模式,做精课程打造,做好队伍建设,做细组织管理,做透资源统筹,持续举办各种理论培训班、干部进修班、专题研讨班、中青班,继续发挥好党校在党的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记者现场提问:杨善洲干部学院作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现场教学在党性教育中如何彰显独特优势?
杨善洲干部学院副院长段红丽:现场教学,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增强吸引力;在历史发生地点评历史,增强感染力;在历史发生地反思历史,增强说服力。发挥了“现场”的优势,在特定的时空场景中延伸了干部教育的课堂,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有益探索。现场教学是增强党性教育实效的重要方式。党性教育的实效,突出表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提高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现场教学把真实的场景展示给学员,提升了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员对教学内容有了更直接、更直观的感受,甚至终生难忘。
杨善洲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情景体验。老窝棚、老场部等现场教学的场所,是真实的、多维的,可以说呈现在学员眼前的是丰富多彩的“活教材”,能够给学员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真正让学员“零距离”接触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二是直观生动。杨善洲事迹陈列馆陈列的历史图片、实物,生动形象地再现杨善洲同志带领职工创建林场的艰辛奋斗历程。在直观感受、接触历史的基础上叙述、点评、讨论,就会深深触动学员,入脑入心,能够增强教学的说服力。
三是真情感悟。在现场教学中,学院教师饱含深情的讲解、点评,情理交融,能让学员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激发学员的革命激情。
四是反思升华。学员在现场教学后,回到教室再经过集中总结研讨,能够自觉地把已有的理论知识与现场教学的收获进行对比、思考,与自身的真实感受融合,能够增强教学的持久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