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脚下的腾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明媚与阳光。大清早一眼望去,远山、近水、楼房与村落都浸润在一片的清凉与清亮之中,深遂又蔚蓝的晴空让人只想溶身其中……
结伴而行的腾冲之旅,自然去欣赏了银杏村的金黄与古朴,去大空山小空山感怀了时空的悠远与苍凉,去热海火山领略了地球蓬勃奔涌的生命力,去和顺古镇感触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顺和谐,还有某种慵懒的人生享受。
腾冲,古之腾越州。在自己传统观念里,属南蛮之地,文化积淀与中原长江流域是不可类比的。至近代,商业经济萌芽后,才有了一些商贾马帮文化的陈积。上世纪四十年代,因为战争的关系,为确保唯一的战略物资生命线——滇缅公路畅通,腾冲一线成为战争的聚焦点,为世界注目,形成了腾冲地区独特的抗战文化。所以,去滇西抗日纪念馆及国殇墓园一游更是这次结伴出游的必须选项。
清晨,朋友一行在明亮的阳光下,驱车到达腾冲县城西南边的来凤山,纪念馆就位于来凤山下。进入大门,纪念馆恢弘伟岸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正门大厅里国民政府远征军土兵雕塑威武雄壮,刚毅沉稳的眼神凝视着远方。纪念馆里分六个展室,每个展厅依据时间分布,用图片、文字、实物、模型;配有声、光、电等设置,充分展示再现了滇西抗战艰苦卓绝、国军将士奋勇牺牲、美国飞虎队志愿者舍命相助开辟驼峰航线、底层腾冲民众冒命支援抗战的种种情景情形,国军英勇顽强的场面,腾冲人民拼命支持抗战的情景。
紧靠着纪念馆左侧,用火山青石修筑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镌刻着名入缅对日作战国民军将士的名字,其中5万多名年轻的生命埋骨异国他乡。
让人仰视并产生强烈震撼的院内的国殇墓园和纪念塔。纪念塔建于山坡的顶端,坡上苍松翠柏,青草黄花,相伴着座排列整齐、挺然屹立的碑石,每块碑石上刻有一位当年光复腾冲县城而阵亡烈士的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等。
这些碑石几十年来,无声的伫立哪里,汇同着中国远征军名录墙,还有纪念馆六个展厅里真实再现的种种场景,向后世之人昭告着一段真实的不容歪曲篡改的历史。
眼前的真实,相信定会让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生人产生某种迷惑。因为,打小灌输给他们的抗战历史是国民政府消极抗日,专打内战。最形象也是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说法是,国民政府像是峨眉山上的猴子,不知积极抗日,却知抗战胜利了冲下山来抢夺胜利的果实……。敢情怒江以西大片伦陷的国土是国民政府收复的,而且,还组织了十万远征军出国门打击侵略者——这怎么是消极抗日呢?
更进一步的迷惑是不解,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不能告诉后世之人历史的真实,不仅不告诉你真实,还要将虚假的历史白纸黑字写进教科书里。不是总让人要有敬畏之心的训导: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不到的嘛!如果不是人类科技的发达,极大缩小了现实的时间与空间,终其一生,国民政府峨眉山猴子的形象将定格在绝大多数的人的脑海里。
有先贤曾总结说:没有文字的民族是可怜的;有文字却不真实记录历史史实,则是可恨的。此等行为事实上等同于自我阉割,这样的民族其思想必然萎缩,族性亦将愈加猥琐。
从纪念塔坡上下来,见忠烈祠门口聚集了一大批游客。一个年轻漂亮讲解员正向游客们讲解关于忠烈祠的历史沿革及围绕国殇墓园忠烈祠所发生的历史故事。讲解员普通话纯正,吐词清晰流畅,至故事激奋处其声调已然是她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控诉……
原来,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十年艰辛探索"期间,四处串联的红卫兵小将到了国殇墓园忠烈祠,因为看见忠烈祠正门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立面屋顶檐口下是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三个烫金大字横匾。这还了得!蒋介石于右任可是我们红色江山的最大敌人,革命小将们欲毁之而后快。是腾冲的底层百姓自发舍命保护了忠烈祠的完整,但忠烈祠内里的设施还是遭到轻微的破坏。
走进忠烈祠,两侧墙体内镶嵌的抗日将士名录碑石上,轻晰可见红小将们的爱国痕迹——碑石上镌刻的阵亡将士的名字被部分的磨去了。
不知当年的红小将们想过没有,忠烈祠国殇墓园是腾冲人民为纪念抵御外侮阵亡的将士及死难民众而自发修建的纪念场所,其目的就是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告诫后世之人享受和平安宁的时候,不能忘却民族先人的生命付出!凭什么你为了一个空泛的革命口号,就要砸碎一段真实的历史?
这不算是一种愚昧,还能算是什么呢!
记得有一位哲学家曾总结说过:杀人放火是人世间的恶,但不是最大的恶;人世间最大的恶是教愚!因为愚昧可以将人的恶无数倍放大,作恶者还不自知!
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出来,腾冲固有明亮的阳光仍旧毫无保留拥抱着每个人,真实的温暖很快驱散了人心头的沉重,情绪也变得阳光起来。其实,亿万年来,阳光始终就在那里,真实的照亮着人世间的真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