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马,一个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边陲小镇,却曾谱写了一部惊心动魄的中国近代史:英国人曾经强占;日本人出兵占领;驼峰航线南线的必经之地;直到年才正式回归中国;改革开放后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口岸之一。对于一般的游客来说片马的确有些乏善可陈,除了穿过镇子那条公路尽头的国门,和国门外简陋的缅甸小城,镇子中央山顶上那座纪念一个世纪前当地民众抗击入侵的英国军队的纪念碑外,就是那座犹如机库弧形屋顶的“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从滇西怒江大峡谷出发,沿着高黎贡山蜿蜒的盘山公路向上,海拔升高,气温骤降。过了泸水县鲁掌镇之后,再向西北行进约30公里,浓雾紧锁,一阵寒风一阵雨。浓雾中,一座雄关隐现——“风雪丫口”昂然屹立。翻越丫口后,片马镇就到了。高黎贡山的雾气常年笼罩着片马,使得这个小镇如同一座孤岛漂浮在云雾之上。片马三面与缅甸接壤,距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仅有公里,边民贸易一直很兴盛。“片马”一词来自景颇语,意为“木材堆积的地方”。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片马最值钱的东西和最不值钱的东西都是木材。

历史上,片马并不与缅甸接壤,现在的“国境线”也不是两国传统的边界。年1月4日,英军从缅甸密支那派兵0余人武装抢占片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片马事件”。面对英军的入侵,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奋起反抗。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从英国人手里抢走了片马。二战结束后,片马随英属殖民地划分给缅甸管理,但独立后的缅方也拒绝归还非法占有的我国领土。年1月28日,周恩来与缅甸总理奈温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缅方同意把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面积平方公里)归还中国;中方同意按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换文划定从南帕河和南定河汇合南卡江和南水河汇合处的一段边界。据此条约:中方仅收回片马,而将毫无争议的片马以西江心坡及盂卯三角地(即南坎地区)“慷慨”地划给缅甸,这两片土地相加比台湾省还大一倍。

片马驼峰航线纪念馆是目前国内唯一陈列驼峰坠机残骸珍贵文物的展馆,馆名由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司令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女士题写。墨绿色的中国航空公司第53号C-53型坠机静静地停放在展厅中央,它是迄今为止在“驼峰”航线上发现的最完整的失踪飞机。飞机的机身和一侧机翼上,白色的“中”字格外明显。慕名而来的游客专心地看着电视里播放关于发现、搬运这架C—53运输机全过程视频……这架拆解后再重新复原的C53早已停止呼吸,只能跟与它一起坠毁在驼峰航线的近0架飞机和牺牲在此地多名英烈一起,无声地带游客穿越怒江上空终年不散的薄雾,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年3月11日,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由机长吉米·福克斯、副驾驶谭宣、报务员王国梁驾驶的第53号运输机在飞越云南和缅甸边境的高黎贡山片马丫口时,遇到强烈的气流,与其它3架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一个星期后,在片马丫口西面的一个小山谷里,中航飞机从空中发现了失事的53号飞机,飞机外表没有受到大的损伤,显然飞机是迫降的,机组人员存活的可能性很大。然而无论前往救援的飞机怎样低空盘旋,甚至夜间打开照明灯观察,都无法判定53号飞机驾驶舱内是否有人。从此中航就把这个丫口叫做“福克斯丫口”。

陈纳德将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两个同盟国家间飞行,它的飞机损失率竟会超过对德国轰炸,这,就是驼峰航线!”年5月,日军击败了包括中国远征军在内的中英美联军,占领了缅甸。中美政府立刻紧急开辟一条从印度到中国的空中走廊,以代替被日军切断的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条外援国际大通道——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分南线与北线,其中,南线长余公里,北线长公里。航线要穿越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横断山脉横亘其中,这些高耸入云的高山有六七千米之高,几乎就是当时大多数飞机的飞行高度极限。更何况,穿梭航线的是满载物资的运输机,因此飞机无法爬升到山峰上方飞行,同时,为避免被日军战机攻击。飞机只能在起伏连绵的山峰中穿行,飞行路线好似驼峰。故称“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这条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航线的开辟,是中美两国飞行人员共同创立的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名战斗人员。据美军公开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军在“驼峰”空运中共坠毁各类型飞机架。牺牲机组人员美方为多人,中方多人。不过据说这一数字是极不准确的,实际损失要大大超过这个统计。战后美国曾出版过一本专门写“驼峰”空运的书,书名叫《铝的踪迹》。而这个书名恰恰是最形象地描绘了“驼峰”空运的惨烈──这条长约1多公里的航线上坠毁的飞机如此之多,以至于在晴朗的日子里,飞行员不需要借助地图和领航,便可以循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飞机残骸,一直飞向目的地……这是一付何等悲壮的画卷!

年,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拍摄的地球图片显示在这个无人区存在着一个“巨大金属物”,这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53号飞机!直到年6月的一天,一位缅甸猎人在原始森林无人区中狩猎,在中缅边境9号—10号界桩米处(中方一侧)发现了这架运输机残骸。同年11月17日,缅甸方面通知了中方。经过两国外事工作人员的仔细勘查,终于确定这就是当年坠毁的C53。此时距这架飞机坠毁已过了53年。年,远在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奥克斯弗得——一个美丽的濒海的小镇上安度晚年的汉克斯得知这个消息。象参加53年前那次营救一样,汉克斯毫不犹豫地开始打点行装,他终于有机会去履行自己的誓言了,他要去中国,去找C-53。这一年,汉克斯80岁。之前,汉克斯虽然历经年、年的两次寻找53号飞机,但最终却无功而返。

年6月4日,中国探险协会97驼峰探险考察队在云南昆明组建,由中国探险协会主席严江征任队长。同年6月21日,汉克斯和中国伙伴们徒步露宿5天5夜,在穿过一片高大杜鹃树林后,向导停了下来,用极平静的口气说:“到了……”53年!53号飞机!汉克斯踩着哗哗作响的残骸碎片走到C-53右机翼旁,他绕着飞机走了一圈,突然跪下,脸靠近机翼,双唇贴在被山雨冲刷得晶亮冰冷的飞机上……汉克斯向C-53献上了一束就地采集的杜鹃花,把全队最后一听可口可乐打开浇在C-53的右侧发动机上。严江征和队员们则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向C-53敬上了白酒和香烟。最后全队向C-53号飞机机长福克斯、副驾驶谭宣、报务员王国梁默哀,并对空鸣枪致敬。

发现飞机残骸后,中国政府决定将其搬运下山。但是当时大雪封山,无法成行。泸水县政府派专人守护坠机残骸达多天。中国人民再次展现了毅力与真诚。守护坠机的傈僳族小伙子用中文在飞机上写上:“任何人不得破坏飞机,我们在这里守着!”年冬天,雪下得似乎比往年都大,大雪封山前,中年男子傈僳族小伙子下山采购食物,返回时大雪已经封住了道路,没法进山。而缺衣少食的曲天成在飞机残骸旁坚守了两个多月后,终因饥寒交迫而不幸去世,年仅24岁。这个年龄,也是机长吉米·福克斯坠机时的年龄。

片马当时共派出了80多人上山搬运飞机残骸,为了使其免受损坏,搬运组只好将一路上的树木砍倒,用树木铺路,再用两根木头垫底当“滚轮”,众人一边拉一边抬,一步步地往山外运,非常艰难!据相关资料显示,先后有40多架“驼峰航线”飞机坠毁在怒江境内,迄今已经发现了27架坠机的残骸。如今,“中航C-53号坠机遗址纪念标”竖立在C-53号坠机之地,高53厘米,代表C-53号飞机长眠高黎贡山山顶53年,底宽46厘米,代表怒江州46万各族人民,以此纪念在驼峰航线上英勇牺牲的中美飞行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