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状独特的山中
有一种山壁如刀削,形似板薄的
被称为墙状山
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类似的山
中国几乎拥有所有的地貌类型
那么中国有没有墙状山?
中国的墙状山分布在哪里?
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呢?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板山到黎城县阳坡、广志山一带的山体,是典型的岭脊型墙状山。摄影/张涛
墙状山这一名词
适用于尺度较大的墙状山岭、山峰
它们的相对高度多在数十米或几百米
岩体倾角近90°,两壁垂直
山体上下近乎等厚
厚度只是高度的几十分之一
甚至几百分之一
沿一定方向延伸且走向稳定
如果高度仅数米或十余米
则不能称“山”,可以称“石墙”
这是地貌尺度上的差别
◎我国典型的墙状山分布图
广东坪石、福建冠豸山:
中国丹霞中
有媲美美国西部的墙状山
丹霞地貌是砂砾岩地貌的一种
它的特征被人们描述为
顶平、身陡、麓缓
并且呈现城堡状、方山状
塔状、柱状、峰林状等
多种形态的赤壁丹崖
而墙状山也是其中独具魅力的景观
在中国的很多丹霞地貌中
我们都能找到壮观的墙状山
并且与美国西部国家公园相比
这些丹霞墙状山也都极具美学价值
地理地貌学家曾昭璇
早在20世纪60年代
就在粤北丹霞地貌命名地之一的
韶关市乐昌县(今乐昌市)坪石镇
描述了极为典型的墙状山:
在武水两岸
砂岩形成的高原被沟壑切割
呈现出方山群、状如石墙的高大石岭
孤立方山的地貌组合
其中,排列成行的墙状石岭
高度在百米以上,宽仅十余米
延伸可达数千米
这些墙状山的山顶面因为平行于岩层层面
因此十分平坦
而垂直裂隙又使石岭两侧的崖壁峭立
十分壮观
此外,侵蚀作用
又使墙状山不断减薄分割
逐渐向石柱、石笋过渡
使景观变化纷呈
著名景观金鸡岭,即位于其中
在中国其他的丹霞景观地
也有墙状山的身影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
包括福建龙岩市连城县的冠豸山
和湖南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
不同于粤北丹霞的水平岩层
这两地的岩层层理都略有倾斜
因此丹霞的山顶面都呈“翘头”状
墙状山的脊线也成为更具动感的斜线
在冠豸山,墙状山也被当地人称为天墙
山高70多米、长多米、顶宽不到10米
成为丹霞墙状山的代表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的冠豸山丹霞,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天墙。摄影/吴秋煌
张家界、嶂石岩:
石英砂岩中的墙状山堪称奇观
砂岩是由粒度为砂粒级的
石英、长石等矿物碎屑
以及岩石碎屑组成的沉积岩
如果是石英碎屑含量很高的石英砂岩
且又在地下较高温度、压力下
经过一定程度的变质
它就会变为十分坚硬的石英砂岩山体
专家们认为,张家界和嶂石岩的墙状山
是地形侵蚀切割早期
即青年期地貌
在各类岩石中,由于石英砂岩
或石英岩的抗压强度是最高的
它可以形成高达数百米
宽度很窄的墙状山而屹立不倒
而且,由于石英砂岩十分坚硬
形成的墙状山无论顶面还是两侧的崖面
几乎都呈完全垂直状
更像是名符其实的千仞高墙
在张家界,墙状山最集中的
是在黄石寨以北以及杨家界一带
这里的墙状山墙面陡直、墙顶平整
如巨屏、似巨板,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腰子寨附近的墙状山规模最大
南北延长约米
最大高度可达米
宽度一般从几米至几十米不等
张家界的墙状山和数千座矗立的石峰一起
构成了天下罕见的奇景
在太行山区,嶂石岩地貌命名地的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嶂石岩
有一处名为九女峰的景观
堪称嶂石岩墙状山的杰作
九女峰是因为该处墙状山的顶部
石峰、石柱嵯峨起伏
状如九女而得名
其中有一段绵延的石墙海拔1多米
但宽仅1米,两侧都是深渊
被称为一米崖,远观如屏风
行走其上如履天路
为嶂石岩最神奇之地
◎除了南方的石英砂岩山体外,在北方的石英砂岩集中区域,也有墙状山,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嶂石岩九女峰附近,就有一处山体呈石墙状,海拔1多米,但宽仅1米,两侧都是深渊,被称为一米崖,行走其上令人惊恐万分。摄影/王振民
安徽黄山、陕西华山:
坚硬的花岗岩
也会被侵蚀成墙状山
中国的诸多名山
包括五岳中的泰山、华山、衡山
都是由花岗岩构成
花岗岩体在结构上具有一种整体性
不像沉积岩层被许多层理分割
但在花岗岩浆冷凝及花岗岩体被剥蚀
暴露于地表的过程中
也会产生许多裂隙(节理)
尤其是垂直方向的裂隙
不仅塑造了像黄山、三清山
天柱山等名山那种尖峰挺拔
奇岳峻峭的景象
也在花岗岩中造就了不少类似于墙状山的奇观
黄山最险的天都峰
极高之处即是号称鲫鱼背的花岗岩墙状山之顶
其最窄处宽约1米,两侧悬崖,深渊莫测
登山梯道有级石阶
上得鲫鱼背,方有黄山“登峰造极”之观
如果以上帝视角往下看
犹如一堵巨墙突兀立于奇峰之间
在西岳华山
由北峰通往西峰、南峰、东峰、中峰等
莲花状主峰的唯一通道
便是花岗岩墙状山——苍龙岭
华山之所以壁立如削、险峻无比
既和花岗岩中的垂直裂隙有关
也和平行秦岭南麓大断裂的陡立断层有关
苍龙岭就是华山的花岗岩体
沿着这些断层、裂隙被侵蚀切割的过程中
残留下来的墙状石岭
长多米,顶宽1米多
像华山这样“削成四方”的断块山
正因为有了苍龙岭这样的墙状山岭
才保留了人们通往山巅的路径
在自然状态下,在尚未修筑梯道和护栏时
行走其上如履刀锋,惊险万状
◎苍龙岭位于西岳华山北峰到东峰、西峰、南峰、中峰的必经之路,是花岗岩体沿着断层、裂隙被侵蚀切割的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墙状石岭,长多米,顶宽仅1米多。摄影/韩寒
黄土墙状山
或可成为黄土地貌的新类型
在坚硬的岩石中形成墙状山容易理解
但在较疏松、半固结的黄土层、砂土层中
也能形成高大的墙状山就让人充满了好奇
中国的黄土高原是地球上黄土堆积范围最广
堆积厚度最大的地区
原本平整的黄土堆积面
经流水侵蚀、切割
形成黄土塬、黄土峁、黄土墚
以及其间的黄土沟壑等黄土地貌组合
当黄土墚被逐渐侵蚀减薄
也会出现如刀似板的黄土墙状山或黄土墙
黄土的崩解和水的渗透关系很大
尽管黄土墙状山
未被单独列为一种黄土地貌类型
但在陕北、陇东、晋西这三大黄土分布区
黄土墙状山却屡见不鲜
在陕北榆林的麻黄梁
黄土残塬前端的黄土墚
诸多的山墚面已被侵蚀成刀刃状
山墚亦减薄成板状,成为黄土墙状山
墙状山的脊线还顺着沟壑的走向略作弯曲
局部因侵蚀的加剧
已开始向孤立的黄土柱演化
黄土塬被多条平行的冲沟
切割成一列列的黄土墚
进一步的侵蚀可以形成多道并列的黄土墙状山
墙状山以壁如刀削、山似板薄为特点
在众多岩性的山体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相比于美国国家公园中的红层墙状山
我国境内可以发现的墙状山类型丰富
它们就像是突兀于山岭中的天然长城城墙
默默吐露出亿万年地质变迁的秘密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探索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墙状山还将被发现
◎山西临汾隰县的黄土高原上,减薄成板状的黄土墙已经具备了墙状山的特征。摄影/亚明
本文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年11月文章:
《壁如刀削,形似板薄寻找中国的墙状山》
撰文/范晓摄影/岳峰等
责任编辑/线朝华图片编辑/马宏杰
地图编辑/王岩
全文阅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