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和顺古镇是腾冲的标签,光鲜闪亮,人尽皆知;那么距离腾冲县城9公里的董官村就是腾冲的后花园,安静闲适,与世无争。之前去云南旅游,腾冲的和顺古镇是必去的,但每次都要买价格不菲的门票,后来就没有兴致去了。还好偶然间发现了一个距离腾冲县城9公里,且不收门票,还能免费游览听讲解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董官村,董官村坐落于腾冲县城西北碧波荡漾的侍郎坝水库下,西靠林木葱郁的马鞍山、南望俊秀的来凤山、北有雄峻的大小茏苁山、东可远眺气势磅礴的高黎贡山。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风水宝地常常人杰地灵,董官村也不例外。漫步在董官村,悠长的巷子把人引向时光深处;脚下的青石板,早已被来来往往的人踩的斑驳不堪;两边是刻着岁月痕迹的老宅古墙。行走期间,历史感扑面而来。

到现在为止,董官村建村已经年了。据说董家最初是明洪武十五年(年)随西平候沐英西征到腾冲,因功世袭武信户侯土官连续八世,至六世祖董勋迁徙至马耳山脚,董官村村名由此而得。因住居位于腾冲城西边而被称为“西董”。

在清末民初时期,董官村商贾昌盛的村子,这里蕴含了悠久的抗战文化、马帮文化和侨商文化。现在的董官村,有户人,村中的很多角落都值得人驻足。其中以西董建筑群最为吸引人。这些建筑形式受大理民居影响,院落为“三方一照壁”的基本居住单元,民居木梁架承重,建筑层高惯用“七上八下”,墙体形式以夯土墙、土坯墙、砖墙为主,墙体下部有石砌勒脚,门头和窗格装饰有技艺高超的木雕工艺,房屋建筑周边石角全部采用当地青石筑砌,建筑材料大量选用楸木,不易变形和开裂,显示家势尊贵。

因为董官村的董家,在清末民初时,做贸易和跨国生意非常成功,也因此成为非常富裕的大家族,早年在腾冲、甚至云南都有非常大的名气。也就是那时,董家在董官村盖起了豪宅,西董大院声名渐起。

刚到“西董大院”的时候,看到穿着民国风长裙的小姐姐在讲解董官村的历史,就跟着蹭听了,讲解的小姐姐主要讲了腾冲的历史、腾冲的抗战史、董家的发家历史,以及他们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还有董家乐善好施的事。后来了解到,原来这里的讲解是免费的,不用蹭,正大光明的听就可以。

据讲解的小姐姐说,抗战开始以后,董氏家族就捐献了3架飞机,抗战中董家还多次捐款捐物,年他们又捐献土布八九百匹、国币数十万元,年给远征军提供军粮四十多万斤。腾冲光复后,董家又捐资0万元,其中万元慰劳抗战国军,万元协助修建著名的“国殇墓园”,另外万恢复毁坏了的38所中小学校。听着这一系列的天文数字,我有些唏嘘,不仅是因为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出钱出力,而且因为他们作为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商业巨擘,家国一体的情怀让人感慨。

走进西董大院,没想到在展示马帮文化的堂屋里,居然偶遇了沈万三的后人沈兴堂。他说他祖上就同董家有关系,其中太爷同董家六老爷是好朋友,他现在不仅研究皮影文化,还能演唱皮影戏,刻制皮影道具。现在他来西董制作皮影,不仅仅是一项爱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西董大院,他除了传承皮影,还有一个绝活就是烤茶。沈兴堂说,烤茶是云南白族的传统茶俗,也叫百抖茶,因为在烤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抖动砂罐。不过西董烤茶和别处的不同在于在烤茶过程中加入了糯米,这样烤出的茶暖胃不伤腹,也是董家独特的烤茶秘籍。在展示马帮文化的堂屋里,就专门设置了镶以木架的铸铁火盆,上面放有一个铁三角架,来西董大院参观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喝茶。

在西董大院,一边听着沈万三的后人讲着历史文化,一边品尝着董家特制的烤茶,恍惚间,新旧时光恍然交错,让人不经意间感受到岁月深处的沧桑与余味。现在在董家故居游览,不仅可以免费参观听讲解,还可以免费品尝“董六老爷古茶”。这已经不仅是喝茶和听故事,而是感受历史文化和过往的岁月的痕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