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曾仰琳

编辑1

9月15日,银保监会举行了“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如何助力国家三大战略?湖北银保监局如何引领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助力湖北科技强省?云南省如何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上海、湖北、云南三地银保监局局长在发布会上介绍各地银行业保险业十年来发展情况。

上海:助力自贸区、科创板和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

对于上海银行业保险业过去十年的“成绩”,上海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列举了一组数据进行介绍:“十年来,上海银行业资产和银行贷款增长均超过%,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保险姓保’,保险深度从4.08%上升到4.56%,保险密度从元每人上升到元每人。”

王俊寿进一步指出,以银行信贷数字为例,十年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将近翻了一番,增长了96%;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超0%,融资成本大幅下降;共处置不良贷款多亿元。在保险方面,非车险业务占财险业务比例从4%上升到60%,寿险业务中保障型产品的占比大幅提高,保险行业回归本源得到了实质性的体现。

在严格问责方面,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通过查处一个,达到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十年来共处罚银行保险机构家次,处罚责任人员人次,罚没总金额超过4.2亿元。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上海推进实施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王俊寿表示,上海银保监局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在工作当中主要做好“三个聚焦”,实现三个“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聚焦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在金融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方面有新成果。量身定制了金融支持临港新片区“大礼包”。推动扩大对外开放标志性项目落地,全国首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在临港新片区设立。持续完善不同类型机构集聚,批准九家银行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分行,支持三家银行离岸或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和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入驻临港。

依托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和产业优势,推动建立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这是银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的。成立了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创新实验室,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高质量的风险解决方案,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近7千亿的保险保障金额。

此外,为更好发挥自贸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在临港新片区开展金融租赁等创新个案试点,精准对接产业和企业需求。还与临港新片区共建金融风险监测系统,科技赋能,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助力临港新片区健全金融风险监测体系。

二是聚焦科创金融,在金融服务科技企业方面有新进展。银行保险机构主要是推进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有效对接与无缝衔接。上海银保监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通过制定差异化的业务战略、建立专营组织机构、培育专业人才、提升专业化能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加强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等,做好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截至目前,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亿元,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助力72家上海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实现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成功对接。指导在沪保险机构持续扎实推进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科技贷”“微贷通”等贷款履约保证保险,累计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家次,支持贷款金额超过了10亿元。

三是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在金融资源跨省域畅通流动方面有新突破。上海银保监局联合苏、浙、皖、甬四局制定了协同授信业务指引,会同苏、浙两局与长三角绿色示范区先后就银行机构的同城化建设,绿色保险共保等出台相关政策。目前示范区内银行异地开户、跨省授信标准已经实现一致,示范区跨省域“信易贷”平台、绿色保险风险管理平台相继落地。上海银保监局还会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办公室及相关单位,出台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方案,不断推出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并在G60九个城市扩大运用。

此外,上海银保监局主动组织、积极督促市场主体在金融支持长三角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重点项目建设、供应链畅通、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加大投入。鼓励银行机构采用跨省行内联合贷款与银团贷款,为长三角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能源新基建重点项目建设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目前上海已向苏浙皖三省投放贷款近千亿元。

湖北:打造科技金融“东湖模式”

“十年以来,湖北银行业保险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会上,湖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学生罗列了一组数据,银行业资产规模是十年前的2.8倍,跨过10万亿元大关;银行业的存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11%和15%;保险业资产规模是十年前的4.2倍,保险保障、保险赔付支出年均增长60%、16%;保险深度由2.4%上升至.8%,保险密度由92元每人上升至元每人。湖北外资银行数量居中部首位,非银机构数量中部第二,保险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在引领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助力湖北科技强省建设方面,刘学生介绍,十年来,湖北银行业保险业牢记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国家战略的使命任务,不断加大科技金融推动力度,先后获批多个国家级试验区、示范区,全力打造科技金融“东湖模式”。

到今年6月末,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亿元,其中对光谷高新区科技型企业的贷款占比近三分之一。十年间,全省科技保险累计为近家科技企业提供约亿元的风险保障。

刘学生重点介绍了科技金融实践中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监管引领,金融支持更高质量。创新构建“1++”的科技金融监管政策体系:一是出台推动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共同成长、共担风险、共享成果;二是指导创新三种服务模式,即解决企业缺信用的投贷联动模式、解决企业缺信息的金融服务网格化模式、解决企业缺产品的全周期金融服务试点模式;三是建立创新包容、科技金融统计分析、考核通报三项监管制度。推动配合地方政府出台20余个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文件,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全省科技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不断优化。

第二优化布局,金融服务更易获得。鼓励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并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提高审批质效,激发市场活力。截至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已设立科技银行支行19家,科技保险专营机构及服务机构51家,科技银行保险机构集聚效应明显。探索形成科技金融机构设立、经营机制、金融产品、信息平台、直接融资、金融监管等六项机制,构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东湖模式”,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金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针对这一情况,湖北银保监局着力打造了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

刘学生举例,在武汉东湖光谷有一家企业,是专门从事肿瘤精准靶向治疗研发的,成立之初缺少传统抵质押物,融资困难,湖北省内的一家城商行——汉口银行从孵化期开始,在近十年时间里为企业提供全周期陪伴式服务,支持它攻克血液肿瘤的世界性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第三聚焦需求,金融产品更加有效。发扬“有呼必应”的“店小二”精神,深入推进科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聚焦产品研发,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贴近科技企业需求开发金融产品,推出“科保贷”“高新贷”等信贷产品;持续深化首台套、新材料保险等试点保险产品,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二是聚焦优化授信方式,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知产”的特点,持续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和效率,今年6月末,湖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和融资户数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六。三是聚焦信息对接,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春风行动”,实施“主办行”制度,湖北省内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授信覆盖率已超过80%。

第四协同联动,金融生态更可持续。在全省推广“四位一体”再担保模式,对新型政银担合作的科技融资担保业务由省再担保集团、担保机构、合作银行和地方政府按照“”的比例分担风险,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湖北银保监局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指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鄂融通”等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信易贷”模式、“银税互动”机制,努力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湖北银保监局还借助年10月获批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这一契机,在今年设立了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搭建“产、学、研、用、孵”综合服务平台。今年6月,在全国首次推出“环保装备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中心建设取得了突破。

云南:为绿色发展注入政策的“强心剂”

“如今的云南,一条条高速公路穿过乌蒙山、哀牢山和高黎贡山,一架架航班飞跃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彻底改变了‘山间响铃马帮来’的落后局面。”云南银保监局局长倪金乾在介绍过去十年云南的变化时表示。

他指出,十年来,云南省银行业资产规模从1.9万亿增长至5.4万亿、贷款突破4万亿大关,保险业资产规模从81亿元增长至亿元,累计赔付支出亿元。十年来,持续引入金融活水,全面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探索特色金融推动云南绿色经济发展,推动多项全国首创绿色金融产品落地云南,6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亿元,助力绿色能源产业成为云南的第一大产业。

在引导全省银行业保险业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倪金乾介绍,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亿元,完成对独龙族、怒族、普米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整族授信”,助力全省9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聚焦金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全省交通运输贷款年均增速高达16.2%,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二,到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数量居全国第一。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倪金乾表示,十年来,持续强化对信用风险演变趋势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应对,累计处置不良贷款亿元,6月末全省银行业不良率较最高峰下降1.9个百分点,下降了58%,拨备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2.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处于合理水平。持续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有效扭转金融资产脱实向虚的势头,6月末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占资产比重超过全国17.9个百分点,同业资产占比和委托贷款规模较高峰期分别压降了8.4和28.个百分点。

对于支持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倪金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是着力加大监管引领,为绿色发展注入政策的“强心剂”。近年来,云南银保监局联合多部门出台云南省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开展绿色融资的专项统计,定期向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推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企业信息,引导机构从制度建设、组织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完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绿色信贷工作体系,切实加大对绿色发展的信贷支持。

6月末,云南省绿色信贷余额亿元,较年同期增长1.62倍。根据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测算,仅年云南绿色信贷支持节约标准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7万吨。针对云南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域特点,积极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制定水电等清洁能源行业专项授信指引,设置清洁能源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在授权定价、担保准入等方面给予优惠。6月末,全省清洁能源贷款余额达亿元,助力绿色能源产业成为全省首要支柱产业。

二是着力强化创新驱动,为绿色发展增添资金的“动力源”。云南银保监局大力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动全国首单“碳中和+乡村振兴”超短期融资券、“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挂钩”永续中期票据落地云南,创新推出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等产品,全力支持普洱市建设全国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云南是我国天然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就有7个。云南银保监局引导全省银行机构紧盯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结合云南实际,探索“财政专项资金+多元化金融支持+企业内源收益”“绿色金融债+企业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多种融资模式,全力支持高原湖泊的生态治理。近年来,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投入资金占保护治理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50%。

三是着力增强保险保障,为绿色发展织密金融的“保险网”。针对云南野生动物王国的特殊省情,云南银保监局指导保险机构在全国率先试点,在全省范围开展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工作,充分发挥保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保障作用,累计赔付金额达4.6亿元。

倪金乾举例,去年大家都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