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440900.html

30多年前,怒江人李金明辗转从独龙江畔前往北京求学,考试结束回到家中的他却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没学可上的李金明只能在家里陪父母做农活,直到有一天,乡政府的干部找上门递上一个信封,他这才辗转前往北京。而信封中包裹的来自北京的录取通知书,是在一年后终于到达了李金明的手中。

李金明的家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这里所属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中缅边境,亦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滇西边境片区。年底,全州29个乡镇中有21个是贫困乡镇,个行政村中有个是贫困村,因此,怒江州也被称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上甘岭”。

一段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独龙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当时的独龙族只有多人,过着与外界完全不同的生活,生产上刀耕火种,生活中衣不蔽体,文化上更是采用着刻木记事、结绳计日的原始办法进行记录。

年,作为独龙族第一个走出大山读书的人,孔志清被邀请到北京参加中央民委扩大会。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少数民族代表。借此机会,孔志清将自己和族人们因没有族名而苦恼的事情告诉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当时就跟西南局的领导说,现在不能用任何带有歧视性的族称来称,要按照他们自己的称呼,就叫独龙族。从此,“独龙族”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独龙江两岸。

然而,有了“身份”还远不够,独龙族人迫切需要一条出山路。在当时,独龙族人出行极为困难,过河只能依靠原始的交通工具——溜索。但这种出行方式十分危险,坠入江水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独龙族人每天都在盼望着这样的无奈能够早一天结束。

滑溜索是独龙族群众无奈练成的“绝技”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孔志清再次见到周恩来总理,他大胆地向周总理提出,希望国家能为独龙族修一条路。在当时全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划拨了20万元的经费,修建了通往独龙江乡的第一条路——人马驿道。这条人马驿道,让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的时间从7天缩短到3天。

这条“生命通道”陪伴了独龙族人几十年的光景。过去,每年冬季到第二年6、7月天气转暖的这段时间里,独龙族人都要面临大雪封山、物资极度匮乏的状况,而人马驿道的修建,不仅为独龙族人送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资,也让他们与外界开始有了沟通。千百年来,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开始响起车马的喧闹声。

有了通道,独龙江乡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然而一条人马驿道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独龙族人的需要。年,一条从县城到独龙江乡的简易公路破土动工。过原始森林,翻雪山垭口,攀人造天梯,耗时5年,总投入万元,96公里的独龙江公路修建完成,独龙族人终于在家门口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标准化公路。

改变仍在继续。党的十八大以来,偏居一隅的怒江更是在交通方面按下“加速键”。年4月10日,随着一声巨响,最后一次爆破尘埃落定。长6.8公里的云南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独龙族人终于彻底摆脱了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的历史。交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生产生活条件的极大转变。年,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当地群众委托乡党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的喜讯。

图为正在修建中的保泸高速。高速公路建成后,从昆明到怒江只需要6个小时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生活,这是独龙族同胞一直以来的期盼。如今,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全乡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所有自然村都通了硬化路,4G网络、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到全乡,种草果、采蜂蜜、养独龙牛,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孩子们享受着14年免费教育,群众看病有了保障。

怒江机场效果图

70年前,独龙族人民“一夜跨千年”,如今,他们“一步跨千年”,从贫困奔向小康。遥远的独龙江变得不再神秘,曾经与世隔绝的民族,正在展露出它独特的风采。

来源:中国扶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