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就少数民族脱贫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年5月,他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勉励乡亲们“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年4月,给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强调“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雪域高原、天山南北,祖国北疆、西南边陲,都留下了总书记和少数民族群众在一起的动人故事。正如总书记所言,“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光明智库特邀五位少数民族基层代表,畅谈脱贫感受、共话美好生活,并请专家点评建言。
从大山到平川日子越过越红火
讲述人:海国宝(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回族村民)
习近平总书记前些天来到我们宁夏,兴奋之中,我又想起了4年前总书记来我家时的喜悦情景。那是7月19日,总书记在我家和村民代表们拉家常,关心大家移民搬迁后过得好不好、住得怎么样。这让我们心里暖融融的。大伙儿都兴冲冲思谋起来:怎么做才能让日子过得更好,让总书记更放心。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附近的立兰酒庄内,回族脱贫户海国宝的大儿子海福贵在开拖拉机。光明图片
我家是年从固原市原州区上青石村搬到原隆村的。老家山大沟深、靠天吃饭,碰不上好年景,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搬到这里后,喝上了黄河水,住上了亮堂房子,娃娃上学也方便,年轻人打工有去处了。我的大儿子海福贵接受了技能培训、考取了驾驶执照,在附近的立兰酒庄开运输拖拉机,工资多元一个月;儿媳妇马爱红去年刚换了新工作,在村里的温棚干活,一个月工资块钱。在这儿干一年的收入,在老家干三年都赶不上。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卫生也有很大改观,巷道环境整洁,户户庭院干净。和老家相比,最大的改变就是大伙儿的精气神。过去往地里撒上种子,就站在墙根等下雨。在这里不一样,家家户户都打工,人人争着比着干,落下一天就觉得赶不上人家,攒着劲儿明天补回来。不少年轻小伙子都在银川或者周边的酒庄和企业打工。每天早晨,妇女们早早到村部广场集合,统一由劳务经纪人安排中巴车拉去干活,每天都有好几百人。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我在村口执勤,粗略一算,发现全村户,光小轿车就有多辆。
从大山到平川,在党的关怀下,我们靠勤劳的双手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感恩党,感恩总书记!我们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强大,各族乡亲的好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跟着党、努力干,奔向美好新生活
讲述人:黄炳锋(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毛南族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深情厚爱和美好祝愿,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过去,受历史、自然、地理等条件影响,环江一直是广西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率领全县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实现了6.59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年的19.56%降到年的1.48%,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实现了全县脱贫摘帽。
为啃下脱贫攻坚最后一批“硬骨头”,我们举全县之力,把个县直单位“一把手”放到个定点帮扶联系村任“大村长”,着力破解“责任压实不力、资源整合不好、攻坚力量不足”等难题。在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政策宣讲、文化宣传,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我们动员群众发展桑蚕、甘蔗、香猪等特色种养项目,大力培育红心香柚、油茶等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我们还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贫困户开展订单、订岗、定向、菜单式培训,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4.63%。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再接再厉,全力巩固与提升脱贫成果,带领大家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继续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加大移民自治、法治、德治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大型安置区与城镇一体化规划建设、补齐配套设施短板;加大搬迁户就业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我们坚信,只要跟着党、努力干,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把对更好日子的期盼化为脚下行动
讲述人:马正山(系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去年4月10日,在获悉我们云南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的消息后,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信,勉励乡亲们“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独龙族、毛南族等民族实现整族脱贫的生动实践充分说明,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各族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世纪50年代初,独龙族“一步跨千年”,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年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全线贯通,结束了独龙江乡每年有半年大雪封路、与世隔绝的历史。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与独龙族代表见面,勉励大家“立足自身优势,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实现新的发展”。
年,贡山县完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今年5月17日,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贡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现阶段,我们正在巩固脱贫成果,全县紧紧抓住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举措,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使旅游业成为独龙族等各族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重要产业。
我们将牢记嘱托,把乡亲们对更好日子的期盼化为肩上的责任、脚下的行动,全力守护好边疆,建设好家乡。
美好生活离不开自己不懈努力
讲述人:线晓云(云南德宏州芒市中山乡芒丙村村委会副主任)
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暖心话,我非常感动!得益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扶,我们德昂族去年整族脱贫了。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大学生和德昂族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云南丘北县八道哨乡阿诺村的少数民族妇女在种植基地采摘食用玫瑰花。新华社发
德昂族是整族只有2万多人的“直过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边境山区。年上半年,云南宣布德昂族、基诺族、独龙族三个“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成为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中率先脱贫的民族。我所在的芒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来有74户人,贫困发生率为10.39%,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有效帮扶,除两户贫困户外,其余全部脱贫摘帽。
这两年,国家对德昂族脱贫的扶持力度更大了。以芒丙村为例,许多村民在政府引导下种植坚果、甘蔗、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扩大牲畜养殖,通过发展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我们对户民居进行了危房改造;13位贫困户村民成了领工资的护林员,全村有56户低保户由政府兜底保障。
离我家乡不远的芒市三台山乡,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德昂族人口占全国德昂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各级党委政府扶持下,全乡实施“党建+”基础工程,引导群众发展澳洲坚果、西番莲、肉牛等特色产业,一批群众易地扶贫搬迁,一批劳动力转移就业,教育医疗都有保障。年至年,全乡共减贫户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乡里还建起了一座德昂族博物馆。
扶贫要扶志,现在我们虽然整族脱贫了,但还处在脱贫巩固期,要避免群众返贫。我们鼓励村民出去打工,或者在家里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农家乐。我们深知,美好生活离不开党和政府扶持,更离不开自己的不懈努力!
“短平快”产业促增收,中长期规划防返贫
讲述人:熊亮(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峰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距兴文县城24公里的峰岩村是四川省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行政村,年实现整村脱贫。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提出了“保证当期,近中互补,谋划长期”的富民产业发展思路,让贫困户有了稳定可持续的增收致富产业。
一方面,通过发展“短平快”产业,促进农户增收。我们积极引进兴文县农业科技企业,成立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建设鸡舍、统一发放鸡苗、统一供给饲料、统一培训指导、统一集中回收、统一签领鸡款的模式,发展壮大乌鸡产业。全村65户贫困户,除17户全家外出务工外均建了鸡舍养鸡,户均增收近2万元。肉牛养殖也是重要的脱贫门路。养牛大户刘江只比我大一两岁,此前带着媳妇和老母亲生活,日子很艰苦。考虑到养牛风险较小,村里发动他从事这个行当。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养了一两头牛。第一年效益不错,第二年就扩大了规模,第三年达到多头。规模扩大后也有一些风险,比如牛遭受伤病等。我们帮他联系养牛专家,及时解答疑惑,有效化解风险。现在,在刘江的带动下,峰岩村成立了上峰生态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雪球计划·抱团发展”模式,将40万元财政扶贫产业资金通过股权量化给农户,再集中投入到合作社,收益由贫困户、峰岩村、合作社三方按9:0.2:0.8的比例分红。贫困户脱贫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有保证了。
另一方面,探索中长期规划,依靠峰岩大洞发展旅游业。峰岩村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峰岩大洞和遂宁溶洞很相似,只是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不如遂宁。随着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区位优势逐渐突出,目前,峰岩村正积极招商引资、推进农旅融合,更好地带动老百姓致富增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