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保山“梅占”茶树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梅占”便是从中取之,保山“梅占茶”枝叶挺拔,香高韵长,与梅花苍劲飘逸,傲霜凌雪的品格相得益彰,云南省保山市古道春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道春”)用它做出来的“梅占红茶”带有玫瑰花香花蜜般的香甜气味。干茶外形肥、实、紧、直,颜色黑金相间,叶底柔韧舒展有活性,茶汤是金黄明亮的圆满色泽。
图为保山古道春茶叶有限公司
古道春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西河村,地处高黎贡山横断山脉的北庙水库西部。丰富的水源和土壤都造就了“梅占红茶”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
杨万里有诗云:“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诗中的“国香”便是指代“玫瑰花香”,这独特的保山“梅占红茶”便是争得了品格,收得了国香,温润而又波澜不惊的好茶,是带有边陲地区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产品,是保山茶文化的发展元素之一。
云南省保山市坚持农业规模化、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相结合,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品牌”。《孙膑兵法·月战》中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可以应用于所有事物,特别是农业尤其重要,茶叶作为小农经济,自然也缺一不可。
在春季生,在一芽一叶时采,保留“国香”是“天时”
到底内里有什么乾坤?能够让喝过的人都说“有初恋的感觉”。
古道春理事长余建刘说,“梅占红茶”只用一年中最生机盎然的春季采摘的“一芽一叶”作为原料,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参数,这时带有的玫瑰花香最丰富高扬,是最好的“天时”。
据《科学》杂志和科学家认证说“香味”是检索记忆的“提示板”,嗅觉系统将玫瑰花的香味转化成一种气味信号传达给大脑,这才有了“初恋的感觉”。
年杨善洲老书记大力种植茶树,打造万亩茶园,为后来的茶叶生产加工厂商都打造了丰富的原料资源和发展的好时机。古道春现在茶树基地面积高达亩,同时带动周边茶园多亩,制作出红茶、绿茶、普洱茶分别有30多个单品。
从种植到转换成商品,从基础投入到产出,是有机种植和研发大量投入的结果,目前主要销往上海、北京,成功对接了“一座保山”的扶贫项目,是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是充分抓住“时机”积极建设和发扬茶文化的成果,所以这盏盏“梅占茶”里的不仅是“国香”更是“成功的香味”。
绿水青山的土壤、气候造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地利”
云南省四大产茶区以山地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温度适中,降雨充沛,湿度大,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良的基础,是云南省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的自然条件优势。“梅占”通过引种到云南高海拔(米)地区,地处高黎贡山横断山脉的保山“北庙水库”西部,是核心水源保护区。不受干旱天气影响,常年灌溉天然山泉水,展示性好、抗性强,且品质更独特,叶质厚实,内含物质丰富,胶质丰富(茶多酚、氨基酸、茶氨酸、茶素物质含量高),造成茶叶特别耐泡。
“原料是制作好品质茶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原料好才能保证入口安全。”余建刘说,有机种植,是不用化学农药和肥料,通过有机肥进行补助,其次在高山地区,接近自然环境生长,背靠“金山银山”是自然环境给予茶农和“古道春”的地利。
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科学概括生态文明的“六项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古道春对于基础原料种植和管理,产品的技术核心研发的重视,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带动了周边茶农受益,多户多人,人均增收元以上,荣获国家标准茶园种植基地建设,成为让周边人致富的绿水青山!是“古道春”给周边茶农的“地利”。
有机种植,创新技术,造就生态和谐是“人和”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作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决定“梅占红茶”能够在全国做到独一无二的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步,是从采茶人,到技术人员,到销售人员,到消费者;是人的力量和“技术”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什么让“圆满的金色”立于杯中?
从技术上看,古道春采用人工辅助机械,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工艺,创新“滇红技术”,鲜叶、萎稠、揉捻、发酵、干燥,看似简简单单的五步,是“制茶人”承前启后通过40多种细节工序,只为了达到茶叶的审、品、观!谁知杯中茶,叶叶皆辛苦。我们看到的只是最后的茶叶成品,看不到的是无数“茶人”的上万次的创新研究和比对。习近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图为工人进行茶叶拣剔
“滇红技术”历史悠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导致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古道春为了保证茶叶的口感和质量,只选用“真正的茶人”来做技术,何为“真正的茶人”?
是自身爱茶、爱做茶、了解茶,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共鸣和个人感悟,才能做到环环相扣,不出纰漏。技术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付出,这是“人和”,是西河的“茶人之和”!
余建刘被授予云南茶区十佳匠心茶人
苦拟修文卷,重擎献匠人。能担当得起“匠人”之称谈何容易,“匠心精神”是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是每一个西河制茶人所坚持的信念。古道春理事长余建刘于年8月荣获“云南十佳匠心茶人”,坚持传承“滇红技术”,通过改良创新生产出具有保山特色的“梅占红茶”,是对于“创新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尤其是“梅占”的梗肥,节间长,容易折断,走水难,因此在制作上更注重晒、萎凋、轻摇,以走水顺畅,发酵充分。
一杯茶,一盏梦,一缕玫瑰香。
茶是西河茶,梦是中国梦,古道春一直以来坚持大众的原料“一芽一叶”,保证的是那“一缕玫瑰香”,用最好的资源,最核心的技术,将带有保山特色的“国香”展示给更多的消费者。
从消费者上看,古道春通过对东部发达地区的茶叶消费市场调查,发现,每个群体对于饮茶习惯,口味要求是不一样的,通常对茶嗜好强,年纪较大的群体,喝茶标准偏向于“浓、强、鲜”;刚刚入门级的,年纪较小的群体,会首选大众口味的“甜润、柔滑”。
茶本身作为一个“嗜好品”,消费市场是以先吸引再考虑提高饮茶次数为发展规律,但是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经济收入、年龄、睡眠状况都是影响因素,那么如何做出适合大众的,优质优价的,有滇西民族文化特色的茶?这也是“古道茶”企业一直琢磨并坚持改进的问题,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为天下爱茶的人做好喝的好茶,做有灵魂的茶!”余建刘说。
为了走向更远的地方,通过团队人才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和推广,主攻一、二线城市,达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突破瓶颈,致力打造“保山茶叶”的行业标准,稳定茶叶品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古道春打破了传统的茶叶加工方式,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集体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茶叶生产,致力于把“小而美”逐渐打造成保山人的“生态大品牌”,是不变的“中国梦”,是个人意志和集体意志,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聚合在一起的,是为“人和”。
“人心齐,泰山移”,古道春带领保山茶叶品牌跟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发展,加深“绿色”产业理念,用清洁化生产,注重“绿色”促销和规划,加强对于农残留的检测,保障消费者利益,完善有机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有机茶园的改造提升,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保山,美丽保山”,是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响应。(易柏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