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个多民族团结进步、守望相助、和谐奋进的幸福之地。被誉为民族文化的大观园里,居住着傈僳族、独龙族、怒族、普米族、白族、汉族等22个民族,阔时节、卡雀哇节、仙女节、吾昔节等民族节日精彩纷呈,摆时、哦得得、白族小调等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相容、生活互助,共同建设好美丽家园,守护好祖国边疆,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壮丽篇章。

民族团结之花绚丽多姿   我们都是一家人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独龙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等多个民族杂居,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家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成为怒江各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共生的典范。

“丙中洛的美,除了独一无二的自然风景,最主要的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融。”昆明人文摄影师骆忠华20多年来走遍怒江的村村寨寨,现居住丙中洛,开了一家精品民宿,致力于丙中洛山水美景和民族风情的宣传。

“这里是民族文化大观园,一个村寨有四五个民族,大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丙中洛的民族团结之花,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骆忠华说。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怒江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谱写了一首首边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灿烂篇章。

“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这是独龙江乡老师用汉语和独龙语给独龙族孩子们上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一个情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杨四洋说。

怒江各地每年举办阔时节、卡雀哇节、仙女节、吾昔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烘托节庆团结氛围,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商贸流通,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们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吃穿娱乐、婚丧嫁娶等日常小事入手,引导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帮助,增进感情,共同创造幸福生活。”怒江州民族宗教委主任杨义江说,怒江不断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常态化机制,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创新发展,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行动自觉和怒江实践经验,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以蓝天为幕布,以大地为舞台,兰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近日来到通甸镇易门箐安置点,为搬迁群众带来一部讲述党的民族政策的小短剧。

“要把党的好声音送到基层。”兰坪县文明办主任李春华说,今后,他们将继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遍兰坪大地。

如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深植于怒江各族人民心中,各民族文化上相互交融,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齐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峡谷大地,处处书写着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动人故事。

民族团结之花绚丽多姿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在多彩的怒江,有一种别样的风景,叫民族团结、共同富裕。

地处高黎贡山密林深处的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村民一半是傈僳族,一半是汉族。近年来,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傈僳族和汉族村民同心同德,种草果、核桃、花椒、刺笼苞,发展观鸟经济,探索出一条依山养山富民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什么事,大家都来帮忙,大伙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傈僳族村民密波四说,汉族村民经常教他们学草果、刺笼苞的种植、管理和加工技术,他们也向汉族村民分享高山蜜蜂养殖经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如同漫山遍野的山花,绚丽绽放......

“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是怒江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加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步伐,先后实施5.77万户危房改造,近17万贫困群众住进安全稳固的新房,建成了67个易地返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0.2万群众乔迁新居。怒江新城、福贡新城、兰坪新城等一个个现代化新集镇拔地而起,一个个民族山寨通电、通路、通水、通邮、通网络,旧貌换新颜,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巨变。

 更好的日子在后头

67年改革发展、67年艰苦奋斗,怒江彩虹飞架,天堑变通途,产业布山川,城乡换新颜,经济社会建设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民族团结的花儿更鲜艳,民族团结的果实更甜蜜。

近年来,怒江各族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步伐,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红利。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指挥田安置点,扶贫车间机声阵阵,微菜园人来人往,幼儿园书声琅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党的政策好,让我们搬到集镇里,过上幸福生活。”搬迁户李明高说。

民族团结之花绚丽多姿   指挥田安置点的搬迁户,以往大部分住在沙瓦高山上,村民们下山进镇要走四五个小时,加上缺少致富产业,日子很艰苦。年,搬迁到怒江美丽公路边的指挥田安置点后,怒族群众转变思想,与其他民族加强交往交流,主动学习先进生产生活方式,外出务工,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经济来源逐渐多样化,真正实现了“挪穷窝、换穷业、斩穷根、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金秋时节,从澜沧江畔、片马边关到独龙江峡谷,怒江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团结一心,守护边境,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打好边境疫情防控阻击战,抓好产业发展,建设美好家园,汇聚起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幸福故事生机勃发的在峡谷两岸不断延续。

云南网记者李寿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