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2日,远征军攻击灰坡,这可以说是重整后的远征军遇到的第一场硬仗。沿着灰坡平台,有一圈主阵地,它们均设在山的棱线位置,日军的机枪火力完全可以覆盖整个山下的广阔区域。

当时,在日军的机枪扫射下,一队队的远征军士兵接连倒下,当时的指挥官为第师师长叶佩高,即便是这样勇武的将军,望着成营编制的士兵,密密麻麻地牺牲在山坡上,几乎要拔枪自尽谢罪。战役之惨可见一斑。

当时的第师特务连长曹英哲回忆说:“克复了灰坡之后,上去看,死人很多。因为打过来,下去上去,就跟日本人搞了几次,满地都是些尸体。日本人也有,中国人也有。那个蛆白白的,在眼睛里,在鼻子里,在嘴巴里在绑腿里这样子,满地爬,那个味道也很难闻,就这样子。那看起来确实很惨。”

回首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事,曹英哲除了对灰坡战斗记忆深刻之外,他还清楚地记得覃子斌牺牲时的情景。他说:“团团长在那个地方阵亡了,因为他负伤,大腿断了,又没有直升飞机,从山上抬下,过了怒江,一直在流血,要把血都流光了。没办法,就在冷水沟死掉了。”

远征军第20集团军中尉报务员张庆斌说:

“士兵们把他背下来,最后团长也牺牲了,这些战士们大家喊着要为团长报仇。敌人的工事修碉堡是横一层竖一层,那个大树,一抱人粗的那个树砍倒架到上面,炮弹打到上头都打不开,打不开那个碉堡,最后是用手榴弹塞那个碉堡里头,把它打开掉了。”

从灰坡到片马,从冷水沟到红木树,每一路仰攻,都是无休无止的血战。而在整个高黎贡山战役中,从灰坡到冷水沟再到北斋公房这一线,远征军冒死仰攻,艰难推进;日本兵层层阻击,渐次后退。这是双方死人最多的战场,也是让至今健在的远征军老兵终生难忘的地方。

杨明显是当年远征军第36师第团士兵,他说:“日军完全是在防空洞里,挖的交通壕,也不露面。最后是我们第一连上去以后剩的5个人,彻底死完了。然后我们这个连去,这个连死了有5个,其余那些都是负伤,人家在高点。”

当年远征军第师第团士兵钏助茂更为具体地说:“过那个怒江,翻山到了漕涧上边,遇着蛆,都是死人,烂泥盖在胸脯,脚露在外边。”

当年远征军预备2师第6团士兵陆朝儒则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事实:“新兵有差不多百分之四十的死亡,我们去10个人只回来6个,死了4个。百分之四十的死,近百分之四十的死……”

这些看起来平凡而垂暮的老人,却让我们肃然起敬。70多年前,他们参与了那场保家卫国的战争,都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虽然他们的事迹并不广为人知,但并不能否认他们就是英雄,不能否认他们在战斗中立下的功劳。

李华生原是预备2师师部勤务兵。年7月16日那天,师长顾葆裕去腾冲城北护珠寺参加集团军召开的作战会议,途经城西的一片开阔地时,遭到日军机枪猛烈扫射,却怎么也找不到机枪阵地。

顾葆裕就对他说:“你骑着马去找机枪阵地。”于是李华生就骑着师长的马去侦察阵地。侦察的时候,日军的机枪追着他打,但是没有打中。

实际上,李华生骑马在那条路上狂奔,是为了引诱敌人射击。顾葆裕师长和他的参谋们反复观察才发现,日军的机枪阵地居然隐蔽在西城墙外的一棵大树上。

回忆当时的情景,李华生说:“怕也没有办法呀。怕,已经死了那么多人。光我一个人骑着马就去找那个阵地,还不是死,没准还是死。到了后面他的机枪怎么打都打不着我。第二天师长下命令,把炮兵叫来就照着那棵树打,把那棵树打翻根了,打垮了,那三个日本人也打死了,机枪也掉下来。”

老兵中,预备2师第4团士兵李会映是个神枪手。他自豪地告诉我们:他获得过霍揆彰颁发的奖章,因为在一次比武中,他一枪打掉了高空中飘荡的孔明灯,还曾在战斗中一枪击毙了一个日本军官。

李会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那个日军连长骑着马就直冲过来,指挥刀一刷过来,我们连长就说:

“你是我们连队的一个标兵,看你今天有没有本事把这个日军连长对付掉,那里有一棵其桤木树,我靠在那棵桤木树上面,瞄准他的头,迎头给他一枪,把他打了个仰八拉叉,顺马屁股滚下去了。”

反攻滇西的炮火已经沉寂了70多年,当年的战士已进入耄耋之年。有的耳聋,有的失明,有的失忆。即便如此,这些看起来平凡而垂暮的老人,却让我们肃然起敬。

七十八年前,他们或是血气方刚的学生,或是与世无争的农民,有的自愿投笔从戎,有的被抓壮丁拉入部队,总之自觉也好被动也罢,他们都参与了那场保家卫国的战争,都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

提起战争,生与死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当年远征军将士都很年轻,和普通人一样,他们也有着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眷恋。然而,关于怕不怕死,师的制式回答是:怕死,不怕日本鬼子!

年春,远征军完成了历史使命,番号撤销。在大部队陆续撤离之时,部分将士以两种方式留在了腾冲:阵亡的长眠地下,与这片山川融为一体;活着的回到百姓中间,开始平凡的生活。

据腾冲县有关部门确认,当时留在腾冲的远征军老兵有多人。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他们中许多人已相继离世,但他们立下的功勋和留下的故事,则将永远留在中国大地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