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最大规模的反攻战发生在滇南和缅北,分别由远征军和驻印军从云南和印度两个方向发起,目的是打通滇缅公路,保证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不但切断了滇缅公路,还妄图攻入中国境内。幸亏中国军队及时炸断惠通桥,将日军阻挡在怒江南岸。年中国远征军就是从怒江开始反击的。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记载:5月11日拂晓前,几百只木船、竹筏、橡皮舟、帆布船悄悄地驶向对岸,水手们拼命划桨,在波涛汹涌的颠簸之中前进……破晓时分,先遣队已平安抵达怒江对岸,并抢占了滩头阵地。日军少数河防部队稍事抵抗后,便向高黎贡山撤退。
跟以往的战斗相比,突破怒江显得异常顺利,一向顽强的日军为什么没有据险而守,放弃了最有利的据点、没有对中国军队半渡而击呢?远征军司令卫立煌及参谋部认为,是因为驻印军在密支那的攻势牵制住日军主力,使其无法派来援兵。
日军部署在缅北的兵力以第18师团为主,下辖55、56、三个联队,加上各处的守备队,总兵力只有3.5万人。而驻印军由新38师和新22师组成,看上去兵力与第18师团相当,实际战斗力却已超越了日军。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驻印军的单兵素质和装备水平都达到中国最高水平,更是把日本陆军甩在身后,而且还能得到美军航空兵的支援,一出手便让第18师团接连败北。
密支那是缅北的战略重镇和交通枢纽,是打通滇缅公路的关键,驻印军若是占领密支那,第18师团的后路便被切断了,因此日军不得不全力应对,哪里还抽得出援兵来。
远征军的这个判断没错,第18师团被两面夹击,确实兵力捉襟见肘,但他们还是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或者说没有太过重视,那就是日军的防御战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太平洋上各岛屿争夺战的失败,让日军体会到面对优势火力,只有地下化的工事才能生存下来。因此,日军放弃了传统的半渡而击策略,将防御的重点设在高黎贡山上。
高黎贡山是怒江畔的一条南北走向山脉,连绵多公里,山势陡峭。日军沿怒江修建了乌蹄山、大塘子、大坪子、唐习山、松山等一系列据点,俯瞰着中国军队的渡江行动。
得到大量美援武器后,中国军队这一回终于占有了炮兵优势,只要日军阵地一开火,一群群大口径炮弹随即飞过来,将一座座碉堡和工事炸上天,日军的大炮很快就哑了。
远征军的兵力远比驻印军雄厚,第11、第20两个集团军合计20万人,下辖第6、第8、第53、第54、第71军,还有加强的重炮旅,无论火力和兵力,都数倍于当面日军。
强渡部队过江建立滩头阵地后,工兵在只剩下铁索的惠通桥和双虹桥上铺设木板,使后继部队源源不断地从桥上通过。两天内,第20集团军主力渡江完毕,各师按预定计划向日军据点发起攻击。
在唐习山、马蹄山高地争夺战中,远征军出动战车即坦克部队包抄日军后路,切断敌补给线,加快了战斗进程。至26日深夜,第20集团军攻占所有目标,完成第一阶段的渡江作战,向纵深的腾冲和龙陵发展进攻。
与这一路相比,第11集团军啃上了一块硬骨头——松山。松山守备队是第56师团的联队,人出头,队长是金光惠次郎。日军不但所有工事地下化,把松山修筑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还在完工后,残忍地杀害了所有参与工程的民工,以保守松山工事的秘密。
第11集团军的官兵却因为前期渡江作战的顺利,开始轻敌起来,认为己方占尽优势,日军江河日下,应该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拿下松山高地。
负责攻击松山的是第71军,属于中央军系统,军长钟彬。该军装备好、兵力足,在炮火掩护下很快占领了松山外围的松子坡,官兵们以为阵地已经安全,直接躺下宿营。
哪知,日军是故意放弃表面阵地的,他们躲在墙根下的暗堡里,等远征军睡熟后突然用重机枪近距离猛扫,整排整连的中国士兵被打死,这不是战斗,而是一场屠杀,只有少数幸存者逃出来。
天亮后,第71军再次组织部队进攻,日军抵抗到天黑,故技重演,把这一批远征军又放了进来。而中国官兵根本不知道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上级没有通报,长官也不屑于去问幸存者,结果使悲剧再发生了一次。
仅仅一个中队的日军,便杀伤了差不多两个营的中国远征军,真可谓损失惨重。第71军总算吸取了教训,命令部队首先肃清松子坡,以后所有攻占的日军阵地都必须认真清剿残敌。
接下来对松山主阵地的攻击同样非常困难,松山守敌分成7个据点群,共有子母堡40多座,所有火力点都隐藏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地下工事里面,小炮打上去只有一个白点,大口径炮弹又很难直接命中,即使击中也不一定能摧毁。
据参战的将领回忆,整个松山像蚁巢一样被挖空,日军的各据点可以通过地下交通网相互支援,并储备有足够的粮食、饮水和弹药,足可以坚守一年以上。
这些地堡相互形成了交叉火力,无论攻击哪一个,都会遭到其他地堡的火力打击,一批又一批的步兵冲上去,用不了多久就会伤亡大半,除了留下一地的尸体外,几乎一无所得。
日军火力点修得很巧妙,除了正面的外,还有侧打和倒打火力。冲锋部队常常被隔断在阵地前沿,进退两难,官兵们只好蜷缩在炮弹坑里,等天黑后才有机会撤回去,甚至有人几天几夜撤不下来,又累又饿,几近崩溃的边缘。
由于松山控制着通向龙陵的公路,远征军司令部要求一定要拿下松山,否则不仅无法挺进缅北,渡江作战的胜利也将付之流水。但第71军伤亡太大,无力继续攻击,只好由何绍周的第8军接替。
第8军吸取教训,从7月2日开始,充分利用航空兵和炮兵,一点点攻坚,逐渐扫除了外围阵地,逼近松山主峰。主峰子高地上有两个大型地堡,第8军攻了多次,怎么也拿不下来,反而伤亡数百人。
8月3日,蒋介石严令第8军必须在一个月内攻克松山,否则严惩军长、师长、团长。军长何绍周召集各师、团长开会,最终商议决定采用坑道爆破战术。
从山下挖一条倾斜向上的地道,直通两个大型地堡的下方。这条地道的挖掘有一定难度,关键是要掌握好倾斜度,既要挖到地堡正下方,又不能距离过远或过近,不然达不到摧毁效果,或被敌人破坏。
何绍周集中军工兵营和各师的工兵连,轮流作业,先是从美军教官那里借来先进的测量工具,保证地道挖掘方向不会偏离。但随着坑道越来越深,美国人的仪器也不好使了,中国官兵只好自己动脑筋,用土办法制作简易工具,这才使挖掘工作重新展开。
坑道只有半人多高,工兵们只能跪在地上作业,挖深后空气流通不畅,再加上闷热,干不了多久便让人感到窒息难受。何绍周让人找来大型排气扇,并规定每人只能挖15分钟,避免了工兵的牺牲。
为了防止被日军发现坑道,第8军不断发起强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但每次强攻都要付出上百名官兵的战死和重伤,时间就是生命,在松山攻坚战中最演绎得淋漓尽致。
8月18日,坑道终于挖到了目标底下,还向两侧延伸一段距离,形成丁字形的药室。第8军填进去整整3吨炸药,20日9时15分,随着惊天动地一声巨响,两个地堡被炸得粉碎,地面上只留下两个巨大的凹坑,中国官兵趁此机会占领了高地。
虽然攻下了主峰子高地,联队的指挥部也被捣毁,甚至缴获了联队的关防印鉴,但日军的抵抗还没有结束。残存的日军已经不再是为了守住松山而战,纯粹只是想杀伤对手,连被坑道炸掉的主峰子高地,也差点被日军夺回去。
25日,蒋介石再次发电到远征军司令部,卫立煌派出督察组至松山,严令第8军彻底夺取松山。29日,日军守备队长金光惠次郎被中方炮火击毙,主要阵地均已被攻占,进入清剿残敌阶段。
残敌的疯狂和顽强超出了中国军队的想象。9月3日,第团占领3号高地的一座堡垒,夜间即被日军残敌夺回,愤怒的卫立煌电令第8军枪毙第团团长陈永思。
何绍周让陈永思戴罪立功,第二天率领敢死队重新夺回堡垒。可晚上又被遭到日军偷袭,堡垒得而复失。直到9月5日,另一团的援兵上来,才将残敌彻底肃清。
9月7日,日军松山守备队最后的几十名残兵杀死重伤员和慰安妇后,向中国军队发起自杀性冲锋,被全部击毙。至此,松山战役终于结束,歼灭名日军。远征军的战报是己方伤亡人,但参战的第71军和第8军都很快撤回休整,实际伤亡有可能超出此数。
松山战役暴露出远征军的诸多弱点,即使是嫡系的中央军,各级军官的战术指挥能力较为欠缺,步炮协同也做得不好,面对日军的坚固工事几乎毫无办法,导致攻击部队伤亡惨重。
不管怎样,远征军将士们的英勇献身精神,仍然值得我们永远尊重和铭记,他们的鲜血为中华民族而流,用自己的血肉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全套有上中下三册,万字,至今已出版八次,次次供不应求,我们应该珍视这段历史,永远不该忘却。
这套书不仅仅有正面战场的全景式描写,还展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让读者看到上至领袖统帅、下至普通士卒,各自是如何为国家而战!有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参考资料:
王晓华、戚厚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记录(下)》第十三章第-页,团结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