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墓园
腾冲市国殇墓园位于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全园面积平方米。
年接待观众均达多万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参观、凭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众多专家学者了解抗战文化、从事抗战研究的重要载体。
年8月,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年8月,滇西抗战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所办公室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年7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中国抗战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中国抗战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
远征军右翼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含远征军直属部队)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接着又在盟军配合下,围攻腾冲城,与敌人展开殊死巷战,经过43天的浴血奋战,于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腾冲。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名,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
腾冲光复后,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得李根源先生提出“理应丰碑伟塚,以祭英灵,状形绘声,传之史志”,倡议兴建陵园。工程于年冬动工,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落成。
全园占地面积平方米,园内遍布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庄严肃穆。
主体建筑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塚、纪念塔、盟军碑、中国远征军纪念广场、碑廊等组成,刻录有蒋中正、于右任、李根源、卫立煌、霍揆彰等军事将领及地方爱国人士的题额、楹联、挽诗、悼词和《答田岛书》、《告滇西父老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等重要碑记;园内立有块腾冲战役阵亡将士及19名盟军将士墓碑;另外还安葬有从缅甸南坎、腊戌、芒友等地迁于此的远征军将士遗骸;新建有长60米高4米的大型浮雕石墙一座、铜雕像10组;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一座。
80年代,腾冲政府对国殇墓园进行保护性修缮,
年6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成立“腾冲县国殇墓园管理所”管理机构;
年2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中宣部命名为“滇西抗战纪念馆”;
年腾冲国殇墓园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11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年9月14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年12月国殇墓园被国防办公室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年6月,被国家红色旅游办公室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