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绿色的原野上,傲然屹立着一座座火山锥,而也就在这片火山环绕间,一处古镇矗立在其中,虽然规模不大,但镇里的建筑却各具特色,或雕梁画栋或青瓦灰墙,或金碧辉煌或古色古香,其中有些建筑样式,竟然是东南亚甚至欧洲风格,整个小镇,宛若隐秘于仙山中的城堡。

弹丸之地,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建筑风格,彰显着古镇的富足兴盛,而生活于此的人们,还有着关于财富宝藏的传说,引得众多慕名而来的外人前来寻宝。

今天要说的这个古镇,叫做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

云南腾冲古称滇越,腾越。地处云南省保山市西部,东边是这个雄伟的高黎贡山,西边与缅甸相邻,槟榔江,龙川江,大盈江三大水系,蜿蜒奔腾在这片土地上。云南腾冲市的中南部,是火山最密集的区域,和顺古镇就位于这个火山区,所以也有人称它为云南“火山古镇”,云南和顺古镇距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为什么很多外人都说云南的和顺古镇里有宝藏呢?

原来镇里面有一块和宝藏有关的石碑,上面写着,“桥倒碑修,碑倒自修”八个字,据当地人说,就是这八个字,你要是参透了,就能够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这听起来感觉像是个寻宝的暗语。

那石碑上这八个字究竟和这个“宝藏”有没有关系呢?

据镇上的人说,这块石碑是明朝时一位叫“寸玉”的官员,告老还乡之后回到云南和顺,为了方便镇上的人出入,就牵头带着大家集资修建了一座石桥,桥修好以后发现银子没用完,于是便在桥头立了一块石碑,将剩余的钱埋在了石碑的下面,并留下了八个字——“桥倒碑修,碑倒自修”。

意思就是:“如果这座桥倒了,那就把这石碑也推倒,把埋在碑下的银子拿来修桥,如果石碑倒了,还是没有把这个桥修好,那就只有让后人再捐款来修了。”

也就是说当时下面确实有埋藏着财宝,不过后来被外地人来识破了,把下面的金银珠宝盗了,碑被推倒以后,镇上的人为了把过去老祖宗的话留下来,所以现在镇上的这块碑其实是后来重修的。我们现在虽然已经看不到最原始的古碑了,可我们依然能够看出,古碑反映出云南和顺古镇古老的文化传承;古镇上的桥,不仅仅是接乡民邻里的交通纽带,而且还成为了文化的载体。

临近和顺古镇,一幅绝美的画卷出现在了眼前,只见古镇位于群山环抱之中,镇前是一片平整开阔的农田,极富特色的民居环山而建;进入古镇内部,这里的道路和墙基,都是用火山石砌筑而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小巷,顺着山势向上延伸……一路上,惟妙惟肖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雕刻,各种犹如艺术品的建筑,在小镇上珠联璧合、融为一体美不胜收。

据说古镇里的每一户人家,都保留了一些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西洋物件,而这小小的古镇居然还有博物馆,博物馆内,还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古老西洋家具,对于当代人来说,这些物件并没有什么稀奇,要知道就算在多年前,这里的每样陈设,即便是在当时最为富庶的江浙,广东一带,也属于较为罕见之物。

原来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时候,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部分做生意的商人,顺着一条古道从成都出发,经过大理、保山到达腾冲,再通往缅甸印度等国家,以前腾冲古话叫“穷走夷方,急走厂”;指的是古时腾冲一带的穷苦百姓,为了养家糊口,前往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做生意谋取生活。这其中,以腾冲的和顺人居多,而其中一些经商成功的人,便将国外的建筑风格,日常物品带回了家乡。这就是各式各样的建筑、琳琅满目的舶来品,集中出现在和顺古镇的原因。

同时这也让腾冲成为通往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重镇,可是腾冲属于火山地貌,和顺古镇更是位于火山群的包围之中,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被玄武岩覆盖,腾冲属于火山地貌区,按理来说并不太适宜人类聚居,和顺古镇历经余年,却始终繁盛祥和,而且腾冲地热资源丰富,存在着大量的温泉,这种来自于火山地区的泉水,当地人叫做酸水沟,酸水沟中的水,pH值较高,水质优良,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另外和顺古镇所在的黑龙山,共有四级熔岩台地,而古镇就坐落在一级和二级熔岩台地上,一般形成台地,都是要比较酸性的岩石,而镇上的玄武岩基本上就没有形成台地,由于酸性岩浆酋稠度较高、流动性较差,火山喷发后,熔岩流在向下流淌的过程中,将原本凹凸不平的地方,进行了填充。

在后来的几次喷发过程中,随着火山喷发的力度逐渐减弱,喷发物也逐渐变少;最终形成了黑龙山四级熔岩台地,而致密的岩浆岩在冷却之后,也成为百姓建造房屋的最好地基,平坦的地势,风化后的土壤,出露的水源,使人们在这里开垦种植,随着“走夷方”的兴起,使得这里多种文化的汇集碰撞,最终形成了这一带独特的“腾越文化”。

亿万年前的地质构造运动,让腾冲从苍茫大海中一跃而起,造就了火山与热海并存的,独特地质景观,壮丽的山川美景,浓厚的人文历史,在机缘巧合下,汇聚在腾冲这座极边之城,时至今日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古镇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