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旨在为您拾取遗落在人们视线之外的各处好景,让您的眼睛不错过分毫美景,足不出户也能身临其境地沉入其中。
这一期我们走进丙察察线的起点丙中洛。
百度地图丙中洛的地形截图
丙中洛
值得你好好在这里停留几天玩一下周边风情的地方。
走滇藏(丙察察)线的人,不管是自驾还是骑行,总会把丙中洛当成一个重要的歇脚的一站。丙察察线抵达的感觉大多是经历了各种惊险,突然来到平缓的云雾中的丙中洛,疑似仙境,有重生之感。
丙中洛坝子全貌
丙中洛镇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镇,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北靠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南临捧当乡,东接德钦县燕门乡,西邻独龙江乡。
如上图,丙中洛就一条主要的街道,商店基本就在街道的二旁。离开街道就是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梯田。我曾经在十月初看到在田里收割的乡民,劳作的场面象鲜衣舞蹈一般,加上欢声笑语,远远传来。场面煞是好看。
丙中洛村口的牌子:
丙中洛一带(独龙江)手绘地图来自网络
网友拍的丙中洛街景
家里的火塘
丙中洛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公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脉即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江,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二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怒江山北向南贯穿全境,东面为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明显的高山峡谷地貌。
每个村口总是有这样的以旅游指示牌
住在丙中洛,你自然想了解一下边上的线路,其实丙中洛是值得你呆几天的:
丙中洛几条经典的徒步线路:
北线:乡政府——佛塔——重丁村(天主教堂)——黄金洞——玛尼堆——石门关——四季桶——雾里——尼大当——秋那桶——那恰洛
去往重丁村的路
公路边的牧场
那一年我路过这个牧场的时候,里面冲出来三条很不友好藏獒。
西线:乡政府——香巴拉遗址——帕姆奶仙女洞——格马洛河——东风村基督教堂——普化寺——重丁村天主教堂——黄金洞——玛尼堆——石门关——四季桶——雾里——尼大当——秋那桶——那恰洛
南线:乡政府——孜当湖——怒江第一湾——打拉——茶腊村
溜索:
沿丙中洛向怒江边闲逛,在一个不知名小村里碰到一个小伙正准备溜索过江,于是我们也有幸玩了一把。
丙中洛有二次日出,二次日落的传说:
当时我浑然不注意,我是在离开了丙中洛之后才听人说起的。回来猜想,应该是太阳第一次是从东南方向的碧罗雪山后面升起来,然后被贡当神山遮挡,然后从贡当神山升起,再没入嘎娃嘎普雪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样。
丙中洛日出,背景是嘎哇嘎普雪山
贡当神山
位于丙中洛南面,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一,意为白色的狮子,因山形酷似狮子,岩石全是乳白色的羊脂玉大理石,故此得名。可坐车上山观景,山上山花烂漫、风景优美,可观双象峰、仙女峰、仙人洞,登高远望丙中洛坝子和气势磅礴的怒江第一湾一览无佘。
网上找到一张贡当神山投入巨大阴影的照片
贡当神山看对面的碧罗雪山来自阿洛在怒江的照片
这个应该是贡当神山半山腰的经幡。
嘎哇嘎普雪山
嘎哇嘎普,意为高大的雪山,位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的西面,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首,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川、冰蚀湖分布,海拔米,是丙中洛最高的山峰,也是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最高峰。
嘎哇嘎普雪山的冰川
丙中洛到雪山约十几公里,徒步需3小时左右。这是我们最想走的可能是当地最原始的但却没有走成的一条线路。于是只能网上安利。
嘎哇嘎普雪山进山之后的第一个营地(照片来自网友防水机器人)
嘎哇嘎普雪山湿地(照片来源同上)
嘎娃嘎普主峰下最后一块平地---酋块
嘎哇嘎普我十分有兴趣,相信即使很多老驴,也未必能走过
怒江第一湾
怒江第一湾走路或是包车都可以很方便前往。
怒江第一湾,对面就是碧罗雪山
这个有桥的是怒江第二湾
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为怒江第一湾。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原。-原四周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处处是田园风光。
桃花岛和怒江第二湾
丙中洛下面的桃花岛,原名巴腾腾,海拔米左右,与怒江第一湾弯度差50度左右,当地人称“怒江第二湾”。桃花岛则是一年两季耕种,因为地势低、温度相应要比丙中洛上高出5~6℃,这里气候宜人,四季有新鲜的蔬菜、瓜果,还有土鸡,鲜肉;其地理位置好似与世隔绝,村落的独立更像个世外桃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身处之地犹如画中之画,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十,这里有与世不同桃花节,桃花岛的桃花以传统老式桃树为主,只有这些树种在春天开花时从丙中洛上面的观景台往下能够看到,非常美丽;新式的有五月桃、油桃等品种,但从观景台看不太清楚。
桃花岛真名扎那桶,是丙中洛乡丙中洛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它离乡政府所在地很近,沿小路下行约半小时,就到了江边的钢索吊桥。以前两岸来往只靠一条篾做的溜索,几个月换一次,后来改成钢索,但年钢索因锈断裂,过江的5位村民坠江而亡,于是在年建起了这座钢索吊桥,但桥墩上写着,禁止5头以上牲畜同时通过,也禁止10人以上齐步走。
石门关
沿丙中洛溯江而上,就来到石门关,两座直立的悬崖峭壁屹立在怒江两岸,直立的石壁活似两根石柱插入云端。从古到今,石门关两边的人民往来,只有在怒江水落潮的时候,从绝壁下的沙滩通行,一到水涨,淹没了沙滩,路断难行,就是猴子、岩羊也过不了石门关。
普化寺
沿着山坡往上走,来到普化寺,抬头看石门关,又是一种景致。怒江两岸的山分别以石门关的峭壁当头弧形向两边伸去,就像两只老虎雄立怒江两岸,回过头再看丙中洛乡背后的石壁,更似一头狮子,抬头朝石门关扑来。
重丁村和重丁教堂:
离丙中洛十华里。仅40余户人家,主要居住的是藏、怒族。重丁村关键的景点是教堂。据这里的老人们说,法国传教士任安守传教期间,重丁村种植了大片的葡萄,同时还从法国、德钦专门请来酿制葡萄酒的人,建了地窖,专门储藏葡萄酒。据记载,这里的板栗是年法国传教士徐师佐用国外带来的种子种下的。重丁村下的怒江边,现在还有7个废弃的黄金矿洞,洞内还可见到当年挖矿时点灯用的灯台,正应验了丙中洛“群山蕴宝,江河流金”的说法。
重丁教堂
重丁教堂内部
这张照片也是网上安利过来的,因为我们去的时候管钥匙的丁大妈不给我们开门。
重丁教堂大门上的对联:鞠养耶稣忠义臣,满被荣福超神圣。
重丁教堂屋顶
“白汉洛教案”
重丁教堂是法国人任安守于年建成的,任安守是历史上“白汉洛教案”的主角:19世纪末法国传教士任安守从康定来到丙中洛建教堂传教,年,多名少数民族攻打丙中洛白汉洛教堂。先前获知消息的任安守逃走了,村民烧了洋教堂,这就是历史上的“白汉洛教案”。
白汉洛教堂
年任安守在丙中洛重丁村又买了一块地,花了十余年新建了一座象征圣吉的乳白色重丁大教堂,盖成两个钟楼的迷你版巴黎圣母院,年落成。可惜重丁天主教堂在“文革”被毁,年在原址上重建,规模远小于原版的大教堂。
年7月20日约两百多名身背弩弓、火枪,手持长矛、砍刀的怒族、藏族、独龙族群众齐集丙中洛,一路由怒族青年甲旺次匹(普化寺小喇嘛)带领沿怒江南下,赶到迪麻洛河,埋伏在溜索附近,以防任安守逃走。另一路由伍学、戛玛安珠带领,东渡怒江,直奔白汉洛,包围洋教堂,捉拿任安守。当众人冲进教堂时,任安守已逃;众人一把火烧了教堂。任安守逃出怒江后,跑到昆明通过法国领事向云贵总督锡良提出赔偿损失30万两银子和派兵镇压,重修教堂。清政府答应了这些条件,还以“赏官减银”的办法给任安守以三品道台的官职;赔银五万两,重新修复白汉洛教堂;由普化寺赔偿黄金十两;丙中洛地区群众赔银三千两外,还把迪麻洛、茶腊、秋那桶等地的原喇嘛寺的地产、地租划给白汉洛教堂。清兵进入丙中洛后,将普化寺总管古洛打死,把起事首领戛玛安珠等九人投入维西监狱。
普化寺
普化寺
往事已成云烟,如今,终身在怒江大峡谷播撒福音的任安守也只能静静地卧在重丁教堂旁的荒冢里,在自己种下的板栗树下,默默的听着悠扬的钟声和优美的赞美诗。
任安所墓地
年任安守在重丁村去世,他在丙中洛生活了近40年。乡民们把他的墓就安放在重丁教堂右侧,十分简陋,一个木制的十字架,甚至没有墓志铭,墓碑上镌刻:任安守神父之墓,AnnetGenestler,—。
丁大妈家
丁大妈家是重丁村里最早开旅馆的。
丁大妈是藏族,汉名俞秀兰,老伴是怒族,汉名丁四方。于是人们便按汉族习惯叫她丁大妈了。丁大妈夫妇养育了5个子女,子女自然都随父亲姓丁。而5个子女已各自婚嫁,对象也是不同民族。一个家里便有了藏、怒、白、汉、独龙、纳西6个民族。
丁大妈在有些驴友中口碑不好,不外乎是事事要钱,价格也贵,但我觉得还有一点是脾气不好,除了因为我们没有在她家吃和住她不肯给我们开教堂的门以外,我和她没有其它过节。
丁大妈在网路上毁誉参半,还被揶揄为重丁村首富,其实人生来总会为什么苦恼的,为什么淳朴的乡下人就不能为钱苦恼呢?
附:
丁大妈的故事(丹增所记)
丁大妈是开旅馆的。那一排石片盖顶、圆木为墙的房子跟前,远山起伏尽收眼底。
丁大妈开的是丙中洛的第一家旅店。她开旅店的初衷,跟那几个喝酒的女孩子开商店一样,是跟着感觉走,“随便”开的。那时候,丙中洛是怒江边上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拥抱着的娇女儿,还藏在深闺人未识。改革开放了,这雄奇、神秘和美丽得让人失语的地方便来了游人。游人要问路,丁大妈便带着他们走;走一圈累了,要住宿,丁大妈又将他们带回了自己的家里。
丁大妈对那些身背行囊、又疲惫又高兴的游人充满了同情。
住下了,要吃喝,丁大妈也招待。可想喝啤酒,没有!但我家有咕嘟酒。什么是咕嘟酒?丁大妈告诉我,咕嘟酒是苞谷发酵做出来的,有点甜,有点酸,好喝。烤了石板粑粑,宰了大公鸡,做了琵琶肉,一样一样端上来,咕嘟酒就一杯接一杯“咕嘟”到客人的肚子里去了。咕嘟醉了的人,围着火塘跳舞,跳得七荤八素倒下,丁大妈夫妇俩就把他们一个个弄到床上去。
客人一觉醒来,梦里不知身是客,朝丁大妈笑笑,洗把脸又上路了。
一拨走了,一拨又来了。丁大妈觉得,这些行色匆匆的人们好可怜啊,就想,干脆办个旅馆吧,让他们来了有地方住,有东西吃,吃好睡好才能出去尽兴地玩嘛。
旅馆办起来了,住过的人喜欢丁大妈,就在网上发布了消息。
网络时代,信息像光速,来的人就更多了。人多住不下,丁大妈只好把女儿女婿赶到仓房里去睡。可总不能让儿女天天睡仓房,丁大妈决定扩建。现在这长长的一排石片房就这么建起来的。房子跟前还有院子,院子不似城里人的别墅那样,用砖块围起的巴掌大一小块,而是连着山,连着水,有菜地,有果园。好在土地政府不拍卖,不收税。丁大妈院里的果子,客人来了随便摘。吃不完就落地上,烂了,种子会在泥土里发芽。
丁大妈一年要接待数百名的游客,这其中,还有高鼻子黄头发的洋人。丁大妈不管你鼻子高不高,头发黄不黄,来了,一视同仁,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招待。洋人走了,也丢下点钱。丁大妈收钱,也是丙中洛风格,比较“随便”。可洋人的钱怎么跟人民币不同?心里便有些疙瘩,会不会是假币啊?疙瘩归疙瘩,到底抹不下脸去问。可收得多了,终于沉不住气,便给在泸水县当副县长的大女儿打电话,说外国人不地道,给我的都是假币。
女儿匆匆回家,看着妈妈捧出花花绿绿的“假币”,哈哈大笑:“妈妈,这不是假币,这是美元、欧元、日元,还有英镑。”
眼下,丁大妈已经有些富有了。有句话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若将此话说给丁大妈听,定叫丁大妈笑掉那几颗不多的大牙。。。。。
网友高原镜头拍的丁大妈
不知道现在的丁大妈,身体是否仍然康健?
接着向西藏方向,图为松塔一带,进入西藏了。关于雾里村和茶马古道,已经在前天发文,而关于察瓦龙乡一带,过几天另起一文分解。
目诺村同道驿站。
未完待续
说明: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于相关政府网站以及各人博客等,专忱致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