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24度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打开世界地图,北纬24度是一个神奇的维度。在中国,北纬24度正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南亚热带季雨林的分界地带,而云南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便坐落于北纬24度上的“黄金分割”地带。
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总面积为公顷,海拔范围为-.6米之间,垂直高差.6米,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分别达81.4%、万立方米,属“世界生物圈”的高黎贡山南延部分,是高黎贡山、铜壁关与滇西南各保护区群的丰富动植物物种基因交流的“黄金”联结纽带,也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缝合线”。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背景、多样的地形地貌、立体的气候类型等自然生态条件,使该保护区成为滇西边境线上名副其实的“野生动植物王国”。
北纬24度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多样性的植被孕育“植物乐土”
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植被类型十分丰富,是边境线上野生植物的“荟萃地”,其植被类型跨越了季雨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灌丛、草丛等6个植被型12个植被亚型32个群系和44个群丛(群落)。多样性的植被类型孕育多样性的植物种类,成为植物良好生长的“乐土”。
目前在已知该保护维管束植物达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植物达15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18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种。保护区特有性也尤为突出,其中维管束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有植物达种,包括中国特有种种、云南特有种种、狭域特有种13种和龙陵特有种10种。另外,已知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约种,这些并不起眼的真菌却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不可缺少的“成员”。
北纬24度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良好生态环境成就“动物天堂”
龙陵小黑山保护区被云南动物专家形象地赋予中国边境线上灵长类珍稀濒危物种的“生物多样性航空母舰”。目前已知该保护区脊椎动物达种,其中兽类、鸟类、两爬两栖类分别为种、种、84种,其中国家Ⅰ、Ⅱ重点保护动物达65种(国Ⅰ级14种、国Ⅱ级51种)。已知该保护区有昆虫种,其中新种有龙陵羊角蚱、三齿波蚱、黑颈斜脊叶蝉等6种,尤其是云南特有种达19种,占昆虫总数的4%。尤其是在仅为多公顷的狭小山地区域内就分布有天行长臂猿、菲氏叶猴、北豚尾猴、蜂猴、熊猴、猕猴和短尾猴7种灵长类野生动物,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十分罕见。
北纬24度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14海量新物种晋升为“网红明星”
近年来,隐藏在龙陵小黑山保护区密林之中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亮相全国成“网红明星”。仅年一年间,这里相继发现了高黎贡球兰、冠斑犀鸟、黄足松鼠、纹胸啄木鸟、风头麦鸡等5种新(记录)物种。
年伊始,在这里又发现了冠斑犀鸟、黄足松鼠、纹胸啄木鸟等4种动物的新记录,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记录着滇西边境线上的生命密码。
北纬24度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探索参与模式形成“共管机制”
龙陵小黑山保护区是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近几年来,该保护区围绕“信息共享、宣传联动、巡护联动、协议共管、责任共管”的思路,探索推行“当地政府+管护局+检查部门+林草局+森林警察大队+乡镇+林业站+村(社区)+管护站”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共管新机制,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大格局。
近3年来,积极开展各类武装联合巡(护)逻(含护林员)活动,共出动执法车辆辆次、执法人员(含护林员)余人次。形成了强力的打击震慑态势,也让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逐步向迈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北纬24度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据龙陵小黑山管护局局长刘勇介绍:“接下来,我们将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为契机,紧扣‘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切实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讲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龙陵故事,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油添力!”
云南网记者赵丽槐通讯员郁云江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