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绿水青山

生态保护成为脱贫增收的新动能

清澈的河水,生态的环境,似人间仙境。初冬的独龙江,又迎来一批山外游客。

碧蓝的独龙江,苍茫的原始森林,巍峨的山峦,依江而建的独龙人新居,蓬勃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从年至年,独龙江乡林地面积从.87公顷增至.70公顷,森林覆盖率从89.03%增至93.10%。山青水碧的独龙江乡,是名副其实的自然地貌博物馆、生物物种基因库、“云南旅游的最后一片原始秘境”。

以前,独龙族群众捧着良好生态“金饭碗”却过着贫困日子,年,独龙族群众还处在居住茅草屋、出行溜索道、吃饭退耕粮、花钱靠低保的极端贫困状态。

如今,21.95万亩草果遍布贡山县各乡(镇),片片草果地,绿了荒山富了农民,成为独龙族、怒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这几天,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丙中洛村打拉一组森林资源管护小组长余仕忠和丙中洛二组森林资源管护小组长熊玉新带着巡护队员,奔走在各自管护的森林管护区,开展巡山护林检查和森林防火宣传,确保辖区森林安全。

生态是贡山发展建设的生命线。脱贫攻坚工作中,贡山县把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省率先实施了生态护林员脱贫工作。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要求,从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产业基础薄弱难以按期脱贫的贫困人口中,聘请名生态护林员,其中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贫困人口实现了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

“现在国家政策好,让我们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当上了护林员,一个月元,一年差不多有一万元的收入。再加上草果收入,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余仕忠说。

开发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成为干部群众共同理念

11月20日,贡山县茨开镇丹珠村约哈斯李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春平和社员忙着采收蜂蜜。

金黄饱满的蜜扇从蜂巢中取出,放入甩蜜机内。金黄色的蜜汁如泉水般涌出,社员们立即将蜂蜜封装成瓶,等待上市。

这是合作社成立以来第二次集中采蜜。今年4月,基地第一次采蜜,采了多斤。按照每斤元计算,合作社收入5万多元。

李春平告诉记者,合作社养殖有多箱蜜蜂,因周边森林茂密,生态环境好,蜜源多,蜂蜜产量在逐渐提高。

“我们正计划扩大蜂箱规模,争取让每个社员都能养上20箱蜂。那样的话,脱贫致富就有保障了。”李春平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贡山干部群众把生态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颁布了《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保护管理条例》,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陡坡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复垦复绿等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怒江花谷”建设,全面推行生态护林员制、河长制、路长制、片长制,累计聘请生态护林员、护边员、地质检测员、护路员、河道管理员等各类管护人员人,使山林、河流有了管护的主人。让群众在做好生态保护同时获取工资性收入,实现了保护绿水青山和群众脱贫致富、县域可持续发展的互促双赢。

今天,贡山县以草果、中华蜂、羊肚菌、中药材和独龙牛、高黎贡山猪、独龙鸡为主的特色生态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草果产量吨,产值万元;山药亩,产值.2万元;草莓亩,产值近万元;羊肚菌产业从无到有,种植面积比年翻了一番还多;中华蜂数量达1.万群;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1万亩。山区农户通过发展生态特色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贡山县始终把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注重生态保护宣传教育。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大讲坛大讨论,举办青年生态文化沙龙、环保志愿行、“世界环境日”主题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把生态建设纳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内容,纳入全县综合考核考评,纳入村民公约。通过广泛宣传和引导,“两山”理论在全县深入人心,形成了人人宣传生态保护、人人爱护生态环境的思想理念和行动自觉。

如今,贡山天蓝水清,森林覆盖率达80.5%。大美贡山、生态贡山,成为各种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幸福家园。千峰万壑中,雄伟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三大山脉之间,长蕊木兰、光叶珙桐、南方红豆杉、喜马拉雅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青翠葱茏,戴帽叶猴、高黎贡羚牛、赤斑羚、白尾梢虹雉、熊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繁衍生息。

依托绿水青山

生态产业成为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茨开镇嘎拉博村黑马小组,“山药社长”钟文华的山药种植基地,弯弯曲曲的山药柔茎爬满竹竿,形成一道道绿墙。

7年前,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钟文华一家靠种植6亩山药,收入近10万元。年,钟文华与其他6户山药种植户一起成立了“黑马山药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带动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了余亩山药,年产吨,收入余万元。

“山药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卖种子、卖根茎、卖种苗,一亩可以收入2.5万元左右,很划算。”钟文华说。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大自然给贡山各族人民最大的恩赐,更是贡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优势。贡山县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大力发展草果、核桃等林下经济和中蜂养殖、羊肚菌种植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县木本油料种植面积13.6万亩、干果种植面积15万亩、草果种植面积21.9万亩、中草药种植面积1.1万亩,申报创建“三品一标”21件。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0.4%。

贡山被称为三江明珠,是怒江旅游发展的高地。这几年,贡山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体验、生物多样性研学“三位一体”的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独龙江5A级旅游景区、丙中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生态观鸟、观萤火虫基地,丙中洛镇等7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开工建设,把“绿水青山”的村寨变为生态旅游的美丽乡村,让绿水青山变成取之不尽的绿色聚宝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新居,四通八达的硬化公路、焕然一新的特色民居,生意盎然的生态产业基地,特色民居、乡村公路、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成为怒江峡谷最美丽的风景线。先后荣获“中国最美风景县”“最美中国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等荣誉称号,独龙江乡荣获全国“森林文化小镇”称号;丙中洛被誉为“人神共居和谐家园”,秋那桶村获得“中国最美村镇”景观奖。

来源:云南日报

原标题:《云南生态环保故事(7)

云南贡山:绿水青山成为取之不尽的绿色“聚宝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