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白癜风专家照常坐诊 http://m.39.net/pf/a_6242066.html

地处我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部南延地段的高黎贡山,被誉为“大地的缝合线”,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物种基因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圈”。

为了更好地保护高黎贡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年,云南省在高黎贡山中南段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总面积公顷;年,又将北段的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近日,记者参加云南省保山市生态文明建设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高黎贡山,近距离了解到当地人为了保护高黎贡山所做的探索与努力,也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母亲山”所怀有的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从“猎鸟人”变成“护鸟员”

“以前为了谋生,我们上山砍树;现在不一样了,树是我们的宝。”百花岭村汉龙村民小组长杨志学坦言。

百花岭位于高黎贡山东麓,以鸟的种类繁多而闻名,所记录的鸟类总数约占云南省鸟类总种数的43.3%。据杨志学介绍,高黎贡山脚下散居着7个少数民族,以前家家户户靠砍伐、采摘、打猎维持生计,猎鸟更是寻常不过的事情,对高黎贡山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为了扭转这种“靠山吃山”的流弊,年,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在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村民由“猎鸟人”变成“护鸟员”的同时,还带领村民搞起了观鸟旅游服务产业。

“鸟导”杨富祥本报记者任维东摄

杨富祥是百花岭村7号观鸟塘的塘主。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杨富祥在观鸟棚原有的钢制结构外遮挡上迷彩布料、顶棚覆盖上棕榈,以便更好地融入山野环境,吸引鸟类前来栖息。“原来山里的鸟被老百姓打怕了,数量少而且不敢来;现在鸟多了起来,像银耳相思鸟、红喉山鹧鸪、红赤薮鹛什么的很常见。到了观鸟旺季,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摄影爱好者都会慕名前来。”杨富祥告诉记者。

除了经营鸟塘,杨富祥还是当地爱鸟护鸟协会的会员和森林管护员,每天要到山里巡护,执勤森林防火任务,一旦发现有滥砍滥伐和盗猎行为,就及时向保护区管护站汇报。

自年建起第一个鸟塘,如今百花岭已经有大大小小21个鸟塘、农家客栈21户,可接纳游客多人,由此形成的“背包、鸟导、送餐、销售、物流”等一系列观鸟旅游服务产业,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8.5%。

行走在青山绿水间

“九个年头的风雨寒暑,你与自然保护区同声相应,呼吸与共。寻找濒危物种,有你的一份功劳;呵护一草一木,倾注着你的深情。在一方青山绿水之间,你是一树报春的红杜鹃。”这是在年度寻找“最美腾冲人”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上,评委写给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大塘管护站护林员杨国凡的颁奖词。

现年44岁的杨国凡曾经历过一味向大山讨生活的年代,也曾跟随伐木老板进山砍伐过森林。目睹村寨周边因生产生活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他,在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护林员的队伍中。

“最美护林员”杨国凡本报记者任维东摄

在山势陡峭、荆棘密布、野兽出没、蚊虫叮咬的原始森林里开展巡护和监测工作,是对护林员意志力的考验。无论是雨水肆虐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杨国凡和队友们都坚守在巡护和观测的第一线。“他总是走在最前面,遇到危险都是他先上。每当发现动物的痕迹,不管是一只鸟飞过,还是一堆动物的粪便,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队友们评价道。

在做好辖区资源管护的同时,杨国凡还积极参加中科院白眉长臂猿专业调查研究,同研究小组驻扎在深山老林里调查,最终摸清了辖区白眉长臂猿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为后期系统调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年4月开展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中,杨国凡安置的红外相机拍摄到已宣布灭绝38年的濒危物种云猫,在业界引起极大反响。此后,他又凭借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利用手中的相机拍摄到国内从来没有记录过的红鬣羚。

久居深山不畏苦,待遇低微不自卑。生长在农村的杨国凡对高黎贡山怀有深厚的感情:“是大山给了我生存的保障,承载着我的精神寄托。我要把巡山护林这份工作坚持下去,把高黎贡这座母亲山保护好。”在平凡的岗位上,杨国凡与队友们用辛勤的汗水,擦亮了高黎贡山这张世界级的生态名片

傈僳族人民的“领头雁”

潞江镇香树村位于高黎贡山东麓,全村人口人,居住着汉、傣、傈僳3个民族。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儿和群众收入,是村党总支书记余林富常常思考的问题:“我的名字告诉我,要种树,才能富。”

20世纪90年代初,香树村还很贫穷和落后。看着破旧的村委会和泥泞的村路,30多岁的傈僳族青年余林富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一穷二白的他率先承包起村西头的荒山坡,准备引种亩澳洲坚果林。创业之初,困难重重。没有资金和技术,他就自己育苗、挖坑、种植,用两年时间亲手栽下株澳洲坚果树。功夫不负有心人,5年后,第一批果树开始挂果,引种成功的他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走进余林富的潞栗生态园,漫山遍野的坚果林郁郁葱葱。有谁会想到,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芜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余林富将培育出的坚果树苗低价或无偿推广给乡亲们,并给予种植技术及销路上的帮助。在他的带领下,香树村及周边村组已发展澳洲坚果1余亩。

“领头雁”余林富本报记者张蕾摄

年4月,第二届村“两委”换届,全村党员、群众一致选举余林富担任村委会主任;年,他又当选村党总支书记,至今已连任三届。当选后的他一心为村民谋利益、谋发展。如今的香树村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年的元增至年的元。

钱袋子鼓起来了,环境亮堂起来了,村民们乐了。余林富成了傈僳族人民的“领头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年来,在当地干部群众的不懈探索与实践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能力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已监测拍摄到2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影像和多种鸟类资料,森林覆盖率由建区前的82.3%增加到现在的93.7%。高黎贡山这张滇西南乃至世界级的生态名片,正变得越发亮丽。(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蕾任维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