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颠治疗 http://m.39.net/pf/a_5126634.html

一、背景:云南省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将技术、信息、管理、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农业农村一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精准助农,助力乡村振兴。多年来,广大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结合当地实际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助力农村高效种养新模式的建立和农产品加工工艺与技术水平提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保山有中国最动人的咖啡故事,保山是中国最早产业化种植咖啡的地区,新中国咖啡之源,有着众多咖啡从“0”到“1”的故事。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从芒市引种至潞江坝后成为具有标志性故事,小粒种咖啡在保山潞江坝的面积不断发展壮大,潞江农场、新城农场等一大批单位书写了咖啡的美丽故事。高黎贡山和怒江为小粒咖啡提供了大自然的恩赐,保山成为优质咖啡生产中国咖啡产业的优势产区。

二、做法成效:咖啡创新团队于年开始从事咖啡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工作,是我国最早从事咖啡研究的团队,至今已有70年历史。追溯历史,一帧帧画面闪过眼前:年,科技人员张意、马锡晋等将咖啡引入潞江坝,开启咖啡产业化之路;年咖啡专家李超、杨自华研究出我国第一台咖啡鲜果脱皮机,开启咖啡机械化初加工之路;年专家吴永康引进巴西咖啡鲜果脱皮脱胶组合机及加工技术;年黄家雄研究员带领咖啡团队研究出第一台国产咖啡鲜果脱皮脱胶组合机;年10月26日,第三届中国·云南咖啡烘焙精英赛总决赛暨咖啡新品种推介会在保山市隆阳区隆重开幕。历经了岁月的沉淀,一代代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云南热经所咖啡研究中心(咖啡创新团队)已成为“立足云南、服务全国、面向东南亚”重要的研究中心,为我国小粒种咖啡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年保山市咖啡种植面积12.93万亩,产量2.00万吨,农业产值5.38亿元,居全省第三位。保山市有10家省级龙头企业,保山咖啡省级龙头企业占全省70%以上。保山市隆阳区已经成为全国焙炒咖啡销量最大的生产区。作为云南咖啡之一的“保山小粒咖啡”是最早获得的地理标志产品。

云南热经所咖啡创新团队现有成员15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7人,硕士生导师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云南省咖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保山市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保山市技术创新人才1人。

依托团队建有云南小粒咖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保山热带作物科学观测站(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咖啡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普中国共建基地(中国科协)、全国热带作物科普基地(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云南省黄家雄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省委组织部、人社厅)、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咖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云南省咖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咖啡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程金焕科技专家工作站(云南省科协)、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名誉主席单位)、云南省精品咖啡学会(创会单位)、云南省咖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咖啡良种繁育基地、云南省咖啡种质基因库、云南省咖啡加工中试基地、云南省咖啡气象梯度观测站等20余个条件平台。

团队已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70余项。收集保存咖啡种质资源余份,推广铁皮卡(Typica)、波邦(Bourbon)、S、卡蒂莫(Catimor)、卡杜拉(Caturra)、瑰夏(Geisha)等咖啡品种10余个,登记植物新品种1个,发表咖啡论文篇,出版专著26部,获授权专利43项。近年来获国家级、省部级等成果奖33项,其中“特色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及应用获得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团队研发的8项技术入选国家和省主推技术,分别是:(1)“咖啡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入选年云南省农业厅主推技术;(2)“咖啡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入选年云南省农利院主推技术;(3)“生物酶促咖啡发酵脱胶技术”入选年云南省农业厅主推技术;(4)“微批次精品咖啡生产技术”入选年云南省农业厅主推技术;(5)“咖啡群落栽培技术”入选年云南省农业厅主推技术;(6)“咖啡酶促脱胶技术”和“咖啡机械干燥技术”入选年农业部主推技术;(7)“咖啡机械脱胶技术“入选年农业部主推技术。

团队共制定各类标准23项,包括:(1)行业标准1项《生咖啡NY/T-》;(2)地方标准4项:《保山小粒咖啡生产技术规程DB/T41-》《保山小粒咖啡综合标准DB/T1-》《地理标志产品保山小粒咖啡DB/T-》《咖啡果皮DBS53/—》。

团队立足云南,服务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展咖啡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及推广。截止年,云南省咖啡面积.29万亩、产量10.86万吨、综合产值.2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6.05亿元、工业产值81.58亿元、批发零售业产值.62亿元,云南省咖啡面积、产量和农业产值占全国的98%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出口量1.10万吨,出口金额.59万美元,居全国第一位。

三、经验启示:黄家雄,像咖啡树般扎根潞江坝

金秋十月,在第三届中国·云南咖啡烘焙精英赛总决赛暨咖啡新品种推介会上,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黄家雄研究员脸上的笑意更盛,他向大家推介了团队培育成功的2个新品种——云咖RJS1号和云咖RJS2号。

2个咖啡新品种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和保山市隆阳区佐园咖啡有限公司历经21年,以咖啡‘铁皮卡’(Typica)和‘波邦’(Bourbon)的混合品系为基本材料,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通过7代选育而成的,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和抗病性强的特点,并于年7月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品种鉴定,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两个品种,一旦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将品种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对我省咖啡产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必将促进我省咖啡品种优质化和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年分配到省农科院热经所工作以来,黄家雄就像一株咖啡树般扎根于潞江坝,将科技的种子传播到保山、普洱、临沧、怒江等全省适宜种植咖啡的地方。回顾过往,黄家雄感慨,自己工作的全部都是围着这粒小小的豆子展开的。

“刚参加工作时,科研设备是一把锄头、一把剪刀、一本记事簿。”黄家雄说,那时每天都是一身灰、一身汗,奔忙在潞江坝和周边山坡上,与咖农一起种咖啡、制咖啡、喝咖啡。当年一起分配来搞咖啡的12名大中专生,先后走了11人,只有黄家雄留了下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技术,他不仅成长为一名科技大咖,还组建起咖啡创新团队。多年来,他先后总结出小粒咖啡标准化生产技术、云南小粒咖啡生产实用技术、咖啡加工技术等成套技术并出版专著,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50多项,获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3项、省主推技术2项,制定标准20多项。

技术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年9月,黄家雄被派到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平掌村和芒宽乡勐林村开展咖啡科技推广服务。3年时间,他在两个村子种植咖啡多亩。6年起,他先后10多次远赴老挝,在万象、丰沙里指导老挝发展咖啡4万多亩。年1月,他到临沧开展咖啡技术推广服务,担任临沧凌丰咖啡公司专家组首席专家,指导临沧发展咖啡20多万亩。

“前几年云南咖啡产业发展遇到低谷,我们提出原料豆和深加工并重,以精品豆、烘焙豆和咖啡吧为抓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和拓宽产业链。”黄家雄介绍,在推进咖啡精品化过程中,团队大力推广咖啡群落栽培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等,示范种植下精品豆价格实现每公斤60元,亩产值达元,收入比普通咖啡增长近3倍;与企业合作,开发推广挂耳咖啡、咖啡果皮茶等加工技术和相关设备,制定加工标准,以加工产品销售的方式使咖啡升值6倍以上,让精品理念贯穿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年,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赧亢村村民李府决回乡探亲,参加了黄家雄在村里开办的精品咖啡种植培训后深受启发,辞去了在外的工作返乡当起了咖农。在黄家雄团队的技术帮助下,李府决种植的原生态有机咖啡为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15亩咖啡地的基础上,去年我又开垦20亩山地种咖啡,这是我们致富的‘金果果’。”李府决说。

团队从年开始咖啡研究工作,与咖啡结缘已满70年,70载风雨兼程,为保山、全省咖啡产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近年来,热经所以黄家雄为首席的咖啡研究团队已发展成为拥有成员16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7人)。包含资源与育种、耕作与栽培、植物营养、植物保护、产品加工和产业经济6个学科。承担国家咖啡重点研发计划、省咖啡重点研发计划、省咖啡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15项,收集保存咖啡种质资源份,推广铁毕卡、波邦、卡杜拉等咖啡品种10余个。获国家级、省部级成果奖10项,6项技术入选国家和省主推技术,发表咖啡论文篇,出版专著12部,授权专利27项。科技研发水平和科技支撑咖啡产业能力持续增强。(段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