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雷石晓红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起源地。茶产业与生态、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精神文化属性鲜明,具有与旅游业互动融合的先天基础。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与旅游业全面深度融合,不仅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的新阵地,而且丰富了旅游者的文化消费场景和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利于延长价值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较早开展茶旅融合的观光景区、文博场馆、非遗工坊、旅游演艺、节事活动之外,精品庄园是实现茶旅全面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一、茶旅融合发展的传统模式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产业发展迅速,茶科技持续创新,在世界茶叶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山云雾出好茶”,茶园通常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优美,地处民族地区的茶园还拥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或独特的茶文化。同时,茶的生产加工过程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品鉴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此外,茶叶生产企业需要促进产品销售,宣传企业文化。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茶产业与旅游业较早地走上了互动融合之路。早期的“华东五市游”杭州站的行程中就经常出现“龙井问茶”,武夷山的行程中也总是少不了寻访大红袍母树。

时至今日,茶旅融合早已不再局限于那些历史文化名茶了,茶也不再停留在“购”这一旅游活动要素的范围之内。茶叶的研发、种植、采摘、加工、仓储、消费、收藏诸环节中都可见到旅游者的身影,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研学、康养、休闲甚至交通、住宿、情感、商务等要素中也打上了茶文化的烙印,茶旅融合的范围和层次不断提升。在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催生新业态新产品、提高附加值的同时,茶旅融合还丰富了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茶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以云南省为例,总结起来,茶旅融合的基本载体主要有主题景区、文博场馆、传习所、观光工厂、非遗工坊、旅游演艺、节事活动、研学基地、半山酒店等。主题景区通常包括观光茶园和茶文化遗迹,如南涧县华庆茶庄园(又名无量山樱花谷)、凤庆县锦绣茶尊、宁洱县那柯里茶马驿站。文博场馆的主体是各级各类以茶为主角的博物馆,如昆明雄达茶城的俸字号冰岛茶博馆、普洱市的普洱茶博物馆、丽江古城的同心阜马帮博物馆。传习所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培训、体验、推广、交流场所,如宁洱县的普洱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的白族三道茶综合传习中心。观光工厂即具有参观、体验和购物功能的茶叶生产加工场所,有的会成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如大理市的下关沱茶集团、普洱市的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非遗工坊是依托茶叶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兼具参观功能的茶叶加工点,如景谷县秧塔白茶非遗工坊、墨江紫云茶厂非遗就业工坊。旅游演艺主要有小型情景演出和大型舞台或实景演艺两种类型,如大理喜洲严家大院的三道茶表演、普洱茶马古道景区的《马帮情歌》。节事活动的类型多样,如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宜良宝洪茶文化旅游节、双江勐库冰岛茶会。研学基地的主导功能是依托茶园、茶厂、茶市等开展科普、体验、研究、学习活动,如腾冲市的高黎贡山茶博园和蒲川清河茶文化研学营地。半山酒店则是建在茶山中的精品酒店,也是开展各类茶文化体验活动的基地,如双江县的“古茗之巢”半山酒店、普洱市思茅区的倚象山茶园半山酒店。

二、茶旅全面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也是茶叶种植和加工大省。在三产融合、文化和旅游“双强省”建设过程中,澜沧江流域的茶叶龙头企业在吸收观光景区、观光工厂、半山酒店、研学基地等传统融合路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科技研发推广、企业文化宣传、产品体验销售、社会责任践行,逐步摸索出了一种更加全面深入的融合路径——精品庄园。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柏联普洱茶庄园、勐海大益庄园和雨林庄园。

(一)柏联普洱茶庄园:景迈山访古之旅

柏联普洱茶庄园是柏联集团借鉴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酒庄园的理念和模式,在澜沧县景迈山规划建设的农文旅综合体,拥有1.1万亩有机疏林茶园和5个加工车间。柏联集团在原惠民茶厂的基础上建设了标准化茶庄园,提出了以保护为基调的《景迈山宣言》,倡导普洱茶生活方式,完善茶叶种植、加工、仓储、旅游和文化功能,形成了茶园、茶山寨、茶厂(制茶坊)、茶窖、茶酒店、祭茶祖、茶博物馆、茶道、茶研学(茶学院)等九大板块。其中,茶学院培养从“茶园”到“茶杯”全产业链的高水平茶学人才,并根据需要开展研修培训和留学生教育。高端主题茶会依托具有东方气质的禅意生活美学空间,提供“原产地+场景化”的沉浸式品茶方式和休闲、养生、交流的机会。每年4月采春茶之际,还组织茶农、茶商和游客举办纪念布朗族茶祖帕哎冷的系列活动,助推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外,还面向市场推出了包括参观制茶坊、参与普洱茶制作、观光有机茶园、祭拜茶魂等项目在内的景迈山访古之旅。

(二)勐海大益庄园:大益茶修之旅

大益庄园是大益茶业集团、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手在勐海县茶马古道景区(又称云茶源)基础上提升建设而成的,其中的大益茶业集团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44个项目之一的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庄园占地面积亩,内有国家种质资源圃勐海茶树分圃、紫鹃茶母本园、大叶普洱茶园、茶马古道展示区、茶艺茶修培训中心、庄园食坊、主题酒店,以及手工制茶坊、茶叶博物馆、普洱茶科研体验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庄园集普洱茶科学研究、茶马古道文物收藏保护、少数民族茶文化展示、手工采茶制茶体验、生态茶餐膳食和茶文化特色住宿等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在这里,游客可以漫步茶园,品味历史,传承非遗,制作茶饼,研习茶道,休闲养生。截至目前,该庄园已经推出了“大益庄园寻茶一日游”“问茶游学之旅”“大益正念茶修之旅”等产品,成为“普洱茶第一县”的文化旅游名片之一。

(三)雨林庄园:雨林茶山行

雨林庄园是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占地余亩,位于勐海县勐宋乡曼迈村。除了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设施之外,这里还配套建设了雨林茶道院、雨林古树茶博物馆、雨林古树茶交流中心、生产精制中心、万吨级仓储中心、雨林半山酒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古树茶研发中心、古树原料茶仓和茶山行活动接待中心。为了推广茶文化,庄园从年开始策划组织“雨林茶山行”活动,将其定位为“见证真实之行”“学习考察之行”“监督检查之行”。专业接待人员带领茶友走进热带雨林和民族村寨,寻访雨林古树茶基地,拜谒拥有年树龄的茶王树,考察古树茶的生长环境,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与古树茶的故事,参观古树茶博物馆和生产车间,学习古树茶知识,品鉴古树茶,传承茶文化。目前,该活动已经成为全国茶界的经典活动品牌,接待国内外茶友6万余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余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精品茶旅庄园模式的推广提升

事实上,滇西地区的茶旅庄园已成为茶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数量、产值还是影响力都在不断提升,形成了茶旅融合的一种新路径、新业态、新模式。除了上文介绍的柏联普洱茶庄园、勐海大益庄园和雨林庄园,还有普洱祖祥万亩有机茶庄园、思茅银生茶庄园、勐海马帮福元昌茶庄园、勐海七彩云南万亩生态茶庄园、勐海贺开古茶庄园、沧源碧丽源茶叶庄园、凤庆禅茶文化庄园、双江荣康达乌龙茶庄园、腾冲极边乌龙茶庄园等。它们以茶企为建设和运营主体,以茶叶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为基础,有机整合在地文化和周边资源,融入品牌推广、非遗传承、文化体验、科普研学、接待服务功能,成为规模大、链条长、韧性强、内容丰富、体验深刻的一站式茶文旅综合体。在这一模式中,母体企业通常形成了较强的科技研发水平、生产经营能力和战略发展眼光,具备较大规模的生产与经营场所,拥有内部接待和对外服务两种需求,能够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客变游客、茶山变金山。

与观光景区、观光工厂、半山酒店、研学基地等要素单点型融合方式相比,精品庄园属于全面深度型融合,融合面更广,融合点更多,融合度更高,融合效应更强。它依托与茶相关的生态(生态环境与资源)、生产(生产场所与过程)、生活(生活方式与场景),从产业、文化、科技3个维度,面向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与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融合,提供从游茶山、走茶道、赏茶园、吃茶餐、制茶饼、购茶礼到溯茶源、拜茶祖、谈茶史、访茶农、听茶事、学茶识、观茶艺、品茶香、悟茶道、叙茶情等的体验服务。这种模式集生产性保护和生活性传承于一体,让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传技传艺传精神”,让游客“见物见人见生活”,让企业既销售产品服务又推广文化,较好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我国茶区面积大,茶企数量多,非遗分布广,旅游需求强劲,精品茶园这一茶旅融合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精品茶旅庄园肩负着新的使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走向庄园舞台的中央、让文化浸润游客的心灵,推动非遗更好融入旅游生活、体现当代价值,是精品茶旅庄园经营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这要求精品茶旅庄园进一步提高文化意识、市场意识和精品意识,妥善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内部可控资源与外部可用资源的关系,不断增强文化研究、创意策划和产品设计能力,在非遗活化展演、文创产品开发、体验活动组织、文化传播创新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旅游与地理学院,云南旅游产业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