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刊登《消逝的青华海为何又重现了》,全文如下:
初夏的云南省保山市花红柳绿,莺飞草长。一个令保山人欣喜的消息不胫而走:保山市青华海湿地与云南其他15个景区一道,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获悉这一消息,记者与保山人一样高兴。年11月28日,当记者第一次来到青华海时,这里的西湖湿地刚刚初具规模,东湖片区还是一大片工地,推土机、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一些房屋拆迁工作还未完成。
现在,当记者再次来到保山市,惊讶地发现一个鸟语花香、美不胜收的国家湿地公园,如同梦幻般出现在眼前。
1
退地还湖拥抱湿地
保山古称永昌,历史上属于古哀牢国,东汉时设永昌郡,是中国古代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通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重镇。
在距今1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青华海是一个全封闭的哀牢古湖,四周群山皆为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明嘉靖年间,著名文学家、翰林杨慎因犯颜直谏被朝廷流放至永昌,为此湖之秀美而沉醉,遂以“青华”二字命名,从此叫响了“青华海”的名头。青华海中间有一堤岸直贯南北,将青华海一分为二,堤岸以西为西湖,以东为东湖,组成了保山城的一大胜景。
20世纪50年代,这里还有近万亩的水域沼泽面积。后因水利工程建设对青华海进行排干垦殖,这个曾经万顷碧波的美景也一去不复返,令多少保山人扼腕叹息,只能从记忆里寻找其踪迹。
吸取以往“人进水退、竭泽而渔”的惨痛教训,保山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建设美丽宜居保山,让保山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以“滇西最美城市”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在城市生态治理中,保山从实际出发,以建设青华海万亩湿地等“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为抓手与突破口进行规划。湿地恢复工程项目主要包括西湖、东湖、东河、湿地,规划总面积约亩。由保山市委书记赵德光亲自担任“青华海湿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年12月21日,概算投资约34亿元的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项目,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自正式批准开展试点建设以来,保山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工作,倾力打造一个集保护与恢复、科普宣教和合理利用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还出台了《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方案》,加强对湿地的管护。同时,各级林业部门对候鸟迁徙聚集的湿地进行监测和保护,进社区、进校园开展法律法规和湿地及水禽保护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全市居民、社区群众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
目前,西湖、东湖均已重现昔日美景。
2
鱼翔浅底候鸟天堂
如今,记者再度登上青华海湿地的地标性建筑——9层高的仿古建筑永昌阁。凭栏远眺,青华海绿树葱茏,鲜花盛开,天蓝水碧,水鸟翻飞,高楼倒影,令人流连忘返。
保山市林草局的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过去,西湖、东湖区域是城市郊区农村,环境脏乱差,通过湿地建设,河湖再现了水清岸绿、鸟欢人悦的美好景象,极大地改善了保山城市生态环境。
位于高黎贡山怒江河谷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南缘、经过恢复的青华海,现已经成为大量候鸟的栖息地,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关键地区,充当了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节点。湿地公园恢复后不断发现珍稀和保护物种。根据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刘强博士的调查,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87种鸟类,只,其中,东湖有31种,只。年年底至年3月,青华海的鸟类增加到2万多只,东湖已成为大量迁徙候鸟的越冬地和繁殖地。
年1月4日,在东湖发现了世界珍稀鸟类红头潜鸭多只;年7月3日,在西湖发现了23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菱,7月16日,在东湖发现了3处多株野菱;年2月22日,在东湖发现了4只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全球数量不到只);年3月初,在青华海发现了10只国内罕见的珍稀鸟类白眉鸭;年3月14日,青华海发现了1只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玉带海雕。
3
生态惠民投资热土
湿地恢复给保山带来的,不止是生态环境的改善。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保山市民引以为荣、提升幸福感的民生福祉工程。
保山安徽商会会长谢自福见证了保山城近些年的变化。他说:“以前的保山城面积小、路况差、绿化少,现在的保山中心城市就像大花园一样,处处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创业机会也越来越多。”
年12月15日,保山成为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前,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年,保山市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保山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搬不走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城市生态化来吸引人才和企业。”保山市市长杨军说。
人们高兴地看到,保山市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3年增速跃居全省前列,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8%,湿地经济吸金效应初步显现。年全市引进市外到位资金亿元、增长21%;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市GDP的51.4%。
今天的保山,正在以青华海湿地建设为带动,朝着建成“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目标大步迈进。
文:光明日报记者任维东
图:张四云
编审:李赛航
责任编辑:杨冬燕冉懦珲唐霖源
-
邮箱:bsrbwx
.co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