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屏蔽老师的朋友圈——深夜11点,孩子母亲写道:为了不陪你熬夜,也为了少生气,替你写了剩下的作业...抄吧!
我忍不住回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叫他学会用百度吧。
朋友回复:使不得,使不得。
我:成人的世界都是copy,将来他会不适应的
朋友:哈哈哈,有道理
可以看到孩子旁边是妈妈写好的作文,孩子在认真的抄。
今天应采儿也PO了五岁儿子Jasper做作业照片,并感慨:现在5岁的小孩,和我们当年相比,真的好辛苦,中文、英文、数学,妈咪不需要你赢在起跑线上,健康快乐成长最重要!
Jasper当然不需要赢在起跑线上,因为他的起跑线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终点线(甚至更远),有个好爹好妈,真是幸运呢!
第二天,我把这个事情跟同办公室的人当一个笑话分享了,没想到引起了一番严肃的讨论。
Round1该不该帮孩子写作业?
这个问题有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帮孩子写作业的情况?
同事分享了两种情况:
1.作业太多或者太奇葩,孩子搞不定
作业多的情况不多讨论,好像是个逃不出的轮回,减负跟限价一样,负越减越多,房价越限越涨。
还有一种情况是,作业太奇葩。
做灯笼——中秋节前,同事开始头疼了,“幼儿园老师给我家孩子布置了中秋家庭作业,需要家长合作一起做灯笼!咋那么多这种家庭作业啊!!”幼儿园小朋友做灯笼?!老师,你自己咋不做个火箭直接上天呢!最后家长和孩子手(tao)工(bao)做(mai)的灯笼个顶个的豪华、漂亮,无形中带了一丝攀比的意味。
找片不同的叶子——大城市连树都难找,上哪儿搞片不同的叶子去?我大云南高黎贡山野生深树林你找片不同的叶子也得费点劲呢,老师你咋啦?老公单位有标本竞赛啊?
学习妈妈的三种语言——方言、普通话、撒娇,三种,算么?还好是三种,憋也能憋出个Hello、Goodbye,改天老师说五种、八种,妈妈咋办?跟抖音学猫叫、学狗叫、学猪脚、学驴叫么?活活逼疯啊。
爬一次千年榕树——好嘛,周末植物园的榕树上全是熊孩子,保安拉都拉不住,家长还要忙着拍照交作业。老师,你替榕树想过么?活了一千年,被这么多熊孩子折腾一天。
还有很多奇葩的作业,相信很多家长都苦不堪言,但坦白来讲,这些奇葩作业倒也有一些好处,就是家长和孩子互动,一起完成,也挺好。
那下面这种情况,才是家长最头疼的了。
2.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拖拖拉拉。
我说:这种情况好办啊,自己写不完,回学校自己挨老师训呗,有啥大不了的。
同事说:你太天真了,现在孩子不做作业,老师直接叫家长,天天叫你去学校接受批评教育,你受得了啊?
我:还有这种操作?老师太狠了吧。
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因此而屈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天还要早起上班写方案呢,或者明天还有重要客户要谈呢,就帮一次,帮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我也在想如果将来我孩子不做作业,我会不会屈服帮他写呢。
因此小区楼下诞生大量的课后补习班,家长让孩子写作业太痛苦,又不想帮他做,于是花钱让补课老师帮监督做作业。听说连吃药都可以花钱让老师帮忙搞定,孩子不吃药是吧,没事,送到补习班,老师有办法。我听着有点悚然,老师不会是杨永信那种套路吧?
Round2该不该教孩子百度写作业?
好,孩子不写作业的情况讨论完了,有人选择帮忙,有人选择送补习班让老师搞定。在帮小孩写作业这个事情上,我觉得,教会他使用一些先进的互联网工具,不也挺好么?
马上有同事反对:现在除了百度还有各种作业APP,一扫题目直接出答案,太省事,万一抄上瘾了,天天网上抄作业,完全没过脑子,没有独立思考,不就废了么?
我说,如果教会小孩合理使用互联网工具,并告诉他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不也挺好么?
办公室同事都炸开了,反对声一片:小孩子抵制不了诱惑的很容易学坏。
如果他能这么容易认知好和坏的区别,那我们还担心什么。
你一开始学会上网的时候不沉迷么?
你忘了你通宵打游戏么?
……
总之大家的核心观点是:小孩子没有是非分辨能力,不能让小孩上网做作业!
Round3大是大非还是小对小错?
我再奇袭:网上百度作业有啥不好呢?再比如成年人都是用计算器,为什么小学生非得用笔算、心算?算术算再好,用处有多大呢?我们只要把握住,不要让小孩去偷去抢杀人放火,就行了啊,技能一类完全接轨到成人的方法论里。把握大是大非,放下小对小错,我们为啥要舍近求远,绕那么一个大圈子,学了十几年的东西,最终都用不上。
同事说,小孩成长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认知的,你不能直接用成人的那套灌输,就好比一本武林秘籍,你没底子直接练,会走火入魔。在他还没有辨别是非能力之前,必须先让他学会并自身经验什么是对的。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在合适的阶段做合适的事情,这是客观规律。
我继续追问:如何判断什么是可以做的合适的事情?谁来规定?
同事开始装逼说:根据人类进化历史研究,人从爬行变成直立人之后,盆骨变窄,脑袋大发育成熟的婴儿多伴随难产,反而发育不成熟、脑袋小的早产儿活下来了,所以人的智力从出生到18岁才基本发育完成,这是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结论。据此我们可以推测,人在成长过程对外部信息的分辨能力也是慢慢增加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拔苗助长可能会走火入魔,小对小错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是大是大非。
我一脸茫然无法反驳:好吧,你赢了。
Round4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根源什么?
我还是不服:很多新闻报道说美国小学生三年级就开始写论文,很大的课题,开始上网查资料,训练逻辑思考能力,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一说到上网就会觉得他们没法控制自己呢?
有同事马上说:这个是教育体制的差异了,中国的教育偏技能、应用、应试,更多在教怎么做,西方的教育偏思考,追根问底,更多在教为什么。我们先不说哪个好,美国的这种教育也不见得就是对的,这个我暂且不讨论。回到我们自己,整个教育体系都是在教“怎么做”,你在家里教他“为什么”,很可能会搞乱他的思维体系。
我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
同事抬了抬下巴,继续装逼:中国人两千多年,最大的哲学是什么?活下去!活下去的,都是技能型的人,小麦种的好的,打猎打的多的,养猪养的壮的,对不。中国北部是西伯利亚平原冷的一批啥都没有,西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南部是大海,出不去,封闭地理环境只能自给自足,农业文明世界第一,各种能发挥生产力的技艺冠绝全球,全都是为了有饭吃。
换地中海不一样啊,城邦没办法独立生存,城邦之间很早就有商品流通,有贫富差异,有钱人就没事儿干瞎捉摸地球到底是圆的方的,苹果为什么不飞到天上,人是什么变的……于是有了哥伦布、牛顿、达尔文。
总之,一种是求得生活,一种是追问终极,完全不同的生存结构,文化分野悬殊,影响到了各个方面,教育也随之而行了。
我心想你不装逼会死么……
脑中划过一道闪电,我仿佛抓到了对方最致命的一丝破绽:那现在中国人都不缺吃穿了,该变变教育模式了吧?
同事闭眼不答。
我说:不装逼了?
同事说:莫谈,我不想喝茶。
Final我们好像无能为力改变什么
存在即合理,很多事情追溯到几千年前,或许就有定局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历的各种现象只不过是文明发生时的“一二三”到现在分化出来的“万物”而已。
东方文明的基因里就是灌满了求生存的农耕思想,在身处工商业文明的今天,也许是我们身体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步伐。
作者:王莲花,80后文艺男青年,放肆与内敛的结合体,追求丰富的单纯和不张扬的激情,行走在修心的路上,一起去探寻人生的美好(ID:iwanglianhu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