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是我国横断山脉最西部的一条山脉。其北连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岛,纵向横跨5个纬度,平均海拔在米以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受到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风影响。同时由于山脉是南北走向,在挡住西北方向寒流时,又保留了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因此这里的植被呈现出了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林的鲜明格局,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得高黎贡山有着“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野生动物的乐园”的美誉。

在年的某天下午,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台红外相机拍到了一只家猫大小的猫科动物,只见它坐在地上东张西望着。经过鉴定,它是一只极其稀有的云猫(石纹猫)。虽然不是第一次拍到云猫,但它的出现仍然令人兴奋。

云猫,我国最稀有、神秘、古老的猫科动物!

云猫(学名:Pardofelismarmorata),又叫“石猫、石斑猫、小云豹、草豹”属于猫科、豹亚科、纹猫属、石纹猫种的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共分2个亚种:石斑亚种P.mcharltonii和指名亚种P.m.marmorata)。云猫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气候湿润的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广泛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泰国、印尼及喜马拉雅山麓东部海拔-米的山区,在我国仅分布在云南及藏东南的雨林中。

云猫的英文名为“marbledcat”,意为“石纹猫”,源自其身上独特的大理石花纹。云猫的皮毛颜色、图案都和云豹类似,但相比云豹,云猫的体型更小而且更弱小、斑纹更小且不明显,这也是被称之为“小云豹”的原因。

云猫的体型大小和家猫类似、稍大,身体更加修长。其体长在40-66厘米,尾长45-54厘米(尾长头体长比几乎1:1,最接近雪豹),体重2.4-3.7公斤。看到这么长的尾巴,有没有让你想起雪豹呢?

云猫和云豹身上的颜色有棕色、灰色、黄色或红棕色,甚至有黑化个体存在。由于这样的保护色和身上独特的斑纹在众多猫科动物中是非常少有的,而且它们两个没有亲戚关系,所以科学家猜测是相同环境下“趋同演化”的结果。

并且在研究云猫的基因发现,其基因介于大型猫科动物和小型猫科动物之间。联系到云豹约万年前、云猫是约万年前分化出来的,所以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大、小猫科动物分化的过渡性(分水岭)物种。

正因如此,现在可以看到云猫被划入了猫亚科,但云猫的头部、足部具有非常明显的豹亚科特征。而划入豹亚科的云豹,其短小的身材和长长的尾巴更加接近于猫亚科的特征。

于上世纪70年代才首次发现,中间消失了30多年!

由于云猫具备长又粗的大尾巴、大爪子(足部可后弯,脚踝可向后旋转°),堪称树栖专家。论众多猫科动物中谁的爬树能力最强,云猫当之无愧,可在树上直上直下。

据全球野生动物保育组织、小型猫科动物专家JimSanderson表示,当云猫爬树时,粗又长的尾巴起到了平衡的作用。而经常爬树的习性会令其保持尾巴伸直的状态,绝不会将尾巴翘到背上或头上。加上其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在猫科动物相关研究中,人们对于这种‘神出鬼没’的云猫了解甚少。

云猫在我国首次发现是在年,来自云南丽江的毛皮收购。自那时起,云猫这个猫科动物才开始进入我国科学家的视线。但一直没有活体证据,上世纪最后一次确切的记录是年,在云南景东县的毛皮收购中在发现两张标本。后来鲜有发现云猫的踪影,只偶尔有当地村民声称目击过。

终于在年12月,保育团队安置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2次拍到了云猫夜间活动的画面,这也是我国时隔30多年后再次发现云猫,应该也是国内首次记录到活体云猫活动的画面。

接着在年12月-年4月,在西藏墨脱再次拍摄到云猫活动的画面;年12月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一只未成年的云猫……年、年在高黎贡山均拍到云猫的身影。

雨林中隐秘的杀手,吃鼠吃鸟吃蝙蝠,敢攻击长臂猿!

关于云猫野外的习性,科学家了解甚少,主要是通过红外相机和粪便、解剖分析。每只云猫基本独居、具有领地观念,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大约为5-6平方公里),只到繁殖期才会聚集。

而从雨林中的物种分布来看,树上生活的有鸟类、松鼠或鼯鼠、两栖爬行动物、蝙蝠,地上则以啮齿动物为主,这些动物估计都在云猫的菜单上。科学家通过野外观察推测出鸟类是其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松鼠。而动物园里圈养的云猫也验证了,云猫喜欢吃松鼠、鸟类、蛙类,不食腐、不新鲜的不要。

另外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红外相机还拍到了云猫曾攻击黑掌长臂猿的画面。黑掌长臂猿体长为50-76厘米,平均体重在5公斤左右。虽说黑掌长臂猿的体型较小的猿猴,但这体型相比云猫,算是大块头了。云猫竟敢攻击它,凶猛程度可想而知。

网上有文章称云猫是“马蜂克星”,爱捅马蜂窝……这得抓多少只马蜂才能吃得饱似乎不符合猫科动物的一贯行为,也没有找到相关佐证资料。

结语:

据保守估计,全球云猫数量不超过只。而目前我国在云南云猫的分布范围内建了4个自然保护区,云猫有望得到保护。一百年前,人类对云猫几乎一无所知。但希望一百年后,还能在我国的雨林中看到它们漫步的踪影……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