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赵嘉摄

云南网讯(记者龙彦)9月15日,“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支撑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毛炳宇介绍,昆明动物所建所以来立足我国西南及周边东南亚国家丰富的生物资源,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大需求,在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和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昆明动物研究所始建于年,直属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目前,拥有“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2个主要研究单元,建设有“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等8个国家或院级科研与技术平台,以及“云南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监测站”和“云南大山包黑颈鹤监测站”2个野外观测台站。

近年来,昆明动物研究所不断推进关键区域动物多样性资源科考,厘清家底、服务决策。先后开展云南脊椎动物资源考察(-)、云南昆虫考察(-)、高黎贡山考察(-)、横断山脉综合考察(第一次青藏科考,-)、红河地区动物资源考察(-)。并于年,牵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向世界“第三极”发起探索。在历次科考中积累标本90余万号,掌握一手科学资料,为云南省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昆明动物研究所高度重视野生动物基础研究、调查监测和保护,设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昆虫类等科研团队。在长期科研实践中形成人工跟踪、红外相机监测、视频监控、无人机监测、遥感观测等“天—空—地—生”技术集成监测体系,同时,拥有快速高效监测生物多样性的高通量条形码技术,为科学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