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原名“大庸市”,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
这里的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著名学者黄锦祥曾赋诗《游天门山》一首:“绝壁千峰万仞哉,迂回栈道上云台。天门雾锁晴还雨,洞宇弥烟拨不开。”诗人王心鉴也有《步天门山》一诗称:“几回梦里久徘徊,清风十里踏花来。步步天阶通银汉,茫茫云径绕翠崖。幽谷氤氲藏古刹,画屏嵯峨徙蓬莱。且沐烟霞入奇境,已然澄心近瑶台。”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这里还诞生了很多历史名人!
张兑:
张兑,原名张文悦,张家界市慈利县五雷山麓张家塌人。元朝至正元年()进士,著有《溪堂集》等书。他能文、能武、能医,先后在山东德州、江苏丹徒、湖南茶陵等地作过官,后因不满朝政腐败,隐居道教名山五雷山,做了第二代道长,留下不少奇闻轶事。
周叙:
周叙,又名周天叙,字子厚,年出生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九溪卫,年中弘治甲子科举人,年登正德辛未科进士,曾任大理寺丞、大理寺卿、四川按察副使、山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辽东巡抚、户部、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诰封为资政大夫。
刘明灯:
刘明灯,字照远,号简青,湖南张家界永定区二家河乡人氏,中国清朝武官官员。
年入左宗棠楚军,由于作战英勇由把总督晋升千总、参将、副将,到功升总兵,加提督衔,授福宁镇总兵。年调台湾镇总兵,后调甘南各军提督。公元年(光绪四年)为父母丁忧由青海解甲归田,在故里以巨资买田,建庄园,修墓,造石像,立牌坊,修桥梁、兴水利、设义渡、兴学等。光绪二十一年()年2月12日,病死于故里,终年57岁。
孙开华:
孙开华,湖南张家界市慈利人。咸丰中从军,镇压太平军、捻军。转战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广东诸省间,赐号“擢勇巴图鲁”;累官至提督。光绪初,历任福建漳州镇总兵,署陆路提督。募勇成捷胜军,治厦门、台北防务,曾用兵后山地区。中法战争时,驻守台湾沪尾,大败法国侵略军,歼敌二千余。封世职,帮办台湾军务。光绪十九年卒。
李炳寰:
李炳寰,字虎村,张家界市慈利九溪人。年,以第一名考入湖南时务学堂一期,为湖南清末革命志士,系维新运动创始之先躯。
年秋,政变发生,新政陆续停办,李炳寰离开时务学堂。年夏,他与唐才质、林圭、田邦璇等分批到达日本跟随梁启超游学。年6月,李炳寰回到长沙,入黄忠浩所部威字营当兵。这时,林圭正在汉口协助唐才质组织自立军。他辞去黄军营差,参加自立军。光绪二十六年()自立军准备在武昌起义,因整机泄露案发。慈利县人田邦璇(后军统领)、李炳寰(中军副统领)、汪楚珍(中军粮台)等殉难,并株连亲属李树芳、李术寰、吴恭亨等入狱。湖南时务学堂的李炳寰、唐才质、林圭、田邦璇、蔡仲浩英勇就义,李年仅23岁。李炳寰就义后,其父李树芳遭株连,11月中旬被清廷杀害。
田邦璇:
田邦璇,字伯玑、均一,张家界市慈利人。少从父学、工诗文。年(光绪二十四年)春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唐才常,积极投身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期间,曾到长沙时务学堂求学,思想激进,倡言变法。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看到清政府统治者腐朽无能,便奋而东渡日本求学,寻找救国救民族之路。年回到国内,在家乡湖南创办新式小学。年加入唐才常领导的自立会,并纾家中所资捐助自立会发动起义。这一年,又去湖北汉口,参与筹谋自立军起义,并提供起义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他也不幸被捕,在武昌滋阳湖英勇就义。他善诗词,著有《过庭剩影》。
唐牺支:
唐牺支,湖南张家界市慈利人,土家族,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参军,任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一标第一营士兵,后由副目、正目升至排长,先后参加蒋翊武组织的群治学社、振武学社和文学社等革命团体。为人朴实,办事稳重果断,虽从事革命活动而不动声色。年满清政府为防范川汉铁路保路风潮革命党人起义,调派第四十一标第一营出防宜昌。武昌首义成功后,宜昌军中以唐牺支为首的文学社党人联合共进会党人和地方人士商讨起义,在年10月18日光复宜昌,随后攻打荆州,为辛亥革命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年因病逝世。
王正雅:
王正雅,字子豳,张家界慈利县溪口人。历任宝宁县知县、富州厅通判、赵州直隶州知州、广南开化府知府、蒙自道台、贵州按察使等。辛亥革命后任湘西镇守十营统领,湖南第四区守备队司令,澧州镇守使等,驻军澧州。
年“护法”战争期间,王投靠北洋军阀,所部被吴佩孚改编为陆军第六混成旅,他任中将旅长,仍兼常澧镇守使。冯玉祥部进驻常德,改任澧州镇守使。冯走后王复原职。他先后在澧9年,强化辖区治安,也较重视教育,自兼澧县中学督办,私人捐资创办九澧文学专修科。年,驱张(敬尧)运动胜利后,各派军阀纷起争夺地盘。王正雅在各军进逼下,率部退保慈利。不意遭常澧镇守副使卿衡扼险抗拒入境,7月22日他单骑往说卿衡部驻猫儿峪营官,于归途中被乱枪击毙,时年50岁。
汤子模:
汤子模,湖南省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人,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舞枪弄剑。年到云南临开广兵备道任职的姑父王正雅部当兵,后到黔军中当排长。年脱离黔军,自己拉起了一支多人的队伍,在川黔交界的西阳、沿河一带打富济贫。辛亥革命时,参加川东义勇军,在与清朝四川总督赵尔巽的作战中,英勇善战,因而结识了四川同盟会的元老熊克武、吴玉章、石青阳。年川军改编,熊克武就任第五师师长,他编入第五师任排长。在该师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学到了军事指挥艺术,熟悉军纪条例,并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刻影响。
孙道仁:
孙道仁,湖南张家界市慈利人,以军功为福建候补道台。历任福宁镇总兵、陆军武备学堂总办、长门统领。新军成立,任陆军第十镇统制官。宣统三年(年)七月,任福建水陆提督。与闽浙总督许应骙之侄许崇智素有交谊。许崇智早已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首义后,约孙道仁在万寿桥下舺舨中,劝其参与革命。福州光复,组建都督府,推举孙道仁为都督。民国元年(年)7月,正式就职。年,二次革命爆发,孙道仁于7月20日宣布福建独立,不久被李厚基所逐,寓居上海,年病逝。
陈有维:
陈有维,年3月出生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南岔村陈家湾,黄埔军校毕业,国民党空军副司令、三军副总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在保卫上海战役中,他驾机从杭州起飞,超高飞抵上海吴淤口、高桥一带上空,对日军主力舰进行突然袭击,将山云舰击沉,轰动中外,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民族英雄”、“飞将军”称号。
陈牧农:
陈牧农,湖南张家界桑植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早年投身军旅,在国民革命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升任陆军第十师长、第九十三军军长。年5月,奉命率部从四川赴广西全洲驻防。9月14日奉张发奎命令撤退,致使日军迅速占据军事重镇全州。后被国民政府逮捕,9月20日被枪决。
贺锦斋:
贺锦斋,湖南张家界桑植人,是贺龙的堂弟。年参加贺龙部队,曾任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团、旅长,第二十军第一师师长。赴长沙投考湖南军校。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冬,回湘潭、监利、石首一带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月回湘西,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委员。年9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张一鸣:
张一鸣,原名泰语,张家界市慈利县溪口人。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任中共湘鄂西前委宣传委员、常委会委员;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路指挥部党代表,后兼任第一团团长;年7月兼任红二军第四师第十团团长。8月,奉令进攻湖北沙市,张一鸣在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0岁。
覃子斌:
覃子斌,湖南省大庸县(今张家界市)人,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抗战期间任中国远征军第54军师团团长,组建华夏敢死队与日军联队在高黎贡山血战。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在攻占北斋公房时,覃子斌率领官兵用炮弹攻击日军的四周,但仍然很难彻底攻破,后来日军改变策略,使用五架重机枪、十几架轻机枪同时扫射,使得覃子斌的队伍伤亡惨重。覃子斌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一条腿被炸断,但他仍然继续指挥作战,最终攻占了北斋公房。战后,官兵医院,但由于伤势过重,在年6月2日壮烈牺牲,终年52岁。
唐仁:
唐仁,字少微,明朝九溪卫庠生(俗称秀才),张家界市慈利县人,明朝抗倭爱国将领。在浙江“王江泾”大败倭寇,史称“王江泾之战”为东南战功第一;在保卫杭州城时英勇殉国,被朝廷诰封为“镇国大将军”,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
郭宏升:
郭宏升,张家界永定区人。道光二十年()七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郭宏升任浙江衢州镇总兵,奉调赴镇海抗英,虽年届七十,仍率兵浴血奋战。因辛劳过度,同年十二月卒于镇海军中,朝廷赐谥“扬威将军”。
胡峻德:
胡峻德,字尧臣,张家界市慈利三官寺人,清末抗法民族英雄。清光绪三年举武进士,后随孙开华镇守台湾,抗击法国侵略者,在淡水战役中,胡奋勇杀敌,壮烈殉国。
孙道元:
孙道元,字幼唐,张家界市慈利县柳林铺人,清福建提督孙开华长子,亦官福建提督。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孙道元极力反对弃台,并被推举为义军首领,在弹尽粮绝后壮烈殉国。
贺龙: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张家界市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杜心五:
杜心五,名慎媿,出生于张家界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革命生涯。与当时贤达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虎林七贤,抗战时期曾在国民政府任职,时常口无遮拦批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
宋教仁在上海遇刺,可惜那次杜心武没有同去,如果杜心武去了,也许能事先发现刺客。
张沈川:
张沈川,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人,是中国共产党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更是中共第一位无线电报务员,他亲手编制了中共第一本无线电通信密码,参与创建中共第一部地下无线电台和举办中共第一个无线电训练班,写下了充满挑战、惊险和传奇色彩的壮丽篇章,他也是湖南省私立九澧中学(今石门一中)的创始人之一。
莫俦:
莫俦,湖南澧州慈利县(今属张家界市)人,字寿朋。其父莫卞是北宋元祐三年(年)的进士,生于宋哲宗元祐四年(),卒于宋孝宗隆兴二年(),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科状元。
徽宗、钦宗成为金国阶下囚后,莫俦无奈投靠金国,但其引金国使臣检视府库,往返奔走,积极为金人传旨立张邦昌为帝,被京师人称之为‘捷疾鬼’。靖康二年(年)三月,金国扶持张邦昌做‘大楚’皇帝,莫俦被封为尚书右丞相。高宗建炎元年(年)赵构称帝,张邦昌伏诛,莫俦亦因此获罪,流放全州(今广西全州)。绍兴十一年(年),秦桧位至宰相,放其自便。后来,莫俦死于潮州,终年76岁。
当然,张家界历史上还有很多历史名人,你还知道哪些张家界历史名人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