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2月12日,对于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百花岭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大日子,因为在这天已经成立了27年的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注入了新力量、明确了新任务,这个群众自发成立的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历经多年,到现在不但一直发挥积极作用,并且“业务”越来越广。

百花岭村,是一个依山而生的村落,因境内高黎贡山常年百花盛开而得名。村里的耄耋老人常说:“我有两个母亲,一个是十月怀胎生我于世的人,一个是供我吃食给我土地的山。”靠山吃山是这个山间寨子自兴起之日的世代传承。正是这里的人们对这座大山如发肤之恩的情怀,“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个概念早在年就在百花岭村流传。

“30年前,我们也和其他村一样,肆意开荒、刀耕火种,根本不知道我们背后的这座山是世界的宝库。大概是年,许多外国的、国内的专家来到我们村,告诉我们不能砍柴卖,还带着我们改造那些被开荒后的低产山林,我也是那时第一次从他们那里听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这种说法。”今年70多岁高龄的李有宽说道。

年12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处专家的推动下,中国第一个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环境保护公益组织——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在百花岭村正式成立,随即制定了第一份协会章程。往后的27年间,协会积极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开展村级可持续发展项目,支持和鼓励群众学习自然资源利用及保护知识,总结出了以树立“保护高黎贡山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观念为核心,改低产林为高产林,探索发展混农林,同步布局咖啡、柑橘支柱产业的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解决人地矛盾的同时,推动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地落实。

协会会员李大益就是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最典型的受益者。李大益是最早的高黎贡山傈僳族移民,90年代初,在协会发起人滕国周(当时百花岭村旱龙社社长)的再三动员下,从旱龙社管辖的高黎贡山半山腰搬到了山脚下的桃园组,摒弃了傈僳族毁林伐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在山边低产林率先种植椿树、杉木涵养水源,套种板栗、甜柿等经济林果,取得了保护与发展双效益。

随着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的顺利换届,百花岭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提升,实现了“1.0版到2.0版”的扩容升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对章程作出调整,将新时代推动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本土力量吸纳到协会中来,充分发挥农村青年人才作用,统筹村内各类乡土人才,并延伸将自然研学、有机农业、绿色观鸟、宜居康养等生态旅游内容纳入协会业务范畴。

新一届理事会会长李智辉代表65名会员,面向高黎贡山承诺:“我们将严格遵守协会章程,以保护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为己任,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践行绿色发展,创新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百花岭村‘两山’理论群众化实践的振兴之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