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机构编制保障助力人才工作腾飞
周颖
国无才不立,业无才不兴。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第一优势,从党中央到各地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重大任务、重要工程,千方百计搭建平台、筑巢引凤,想方设法招才引智、聚才兴业。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的“磁吸效应”“改革势能”“引流作用”,在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配置好机构编制资源,对人才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聚力发挥机构编制“磁吸效应”
打造“人才高地”补齐“人才短板”
当前,“人才短板”成为制约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障碍,立足机构编制工作,要充分发挥编制对人才的磁吸效应,把各类人才吸引到保山,打造人才高地、人才沃土。
整合机构编制资源,打造引才“磁极”。由于传统观念和就业形势影响,“有没有编制?能不能获得编制?”成为各类人才选择就业地的重要条件,必须强化机构编制资源整合,形成编制“高地”,打造吸引人才的“磁极”。盘活“内存”。建立健全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机制,结合各单位职责清单,对各系统机构编制运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统筹清理“非技术”“辅助性”编制,全面整合各系统内空编,优先向研发一线、技术一线倾斜,重点保障专业人才用编。收回“自存”。强化空编回收举措,对“小、散、弱”机构,严格按照机构设置标准原则,进行撤并整合;对空编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减一收一”的原则,将空编统一收回,实行集中动态管理使用,统筹保障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建立“库存”。结合人才工作实际,健全引进高层次人才编制保障机制,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管理办法,拿出部分事业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库”,专项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确保做到有人才必有编、引人才必配编。
强化机构编制管控,建立人才“磁场”。面对人才工作巨大的编制需求,必须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用有限的编制资源,建立人才“磁场”,推动“以编引才、以才提效、以效减编”的良性循环。严格人才编制日常审批管理,加强进人计划前置管理、人员调动前置审批,准确区分“人才引进”与“单纯进人”的情况,堵住“不重效率,以人才工作为借口,单纯增编增职增人来推动工作”的形式主义,保留更多编制资源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严格人才流出消编制度,对调出、辞职、退休等人才流出情况,严格减员程序、办理时限,及时消编收编。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释放引智“磁力”。要通过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多渠道、多途径释放引智“磁力”,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智汇”保山、“智助”保山。深化周转编制管理。以实名制管理为支撑,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周转编制管理制度,着力破解人员超编与人才需求的“超需”矛盾,铺平招才引智的“最先一公里”。深化编制备案管理。在人才需求较大的教育教学、医疗卫生行业,积极推动“县管校聘”和“医疗卫生编制备案管理”工作。科学核定下达两大系统县域事业编制总量,将编制管理权限交由教育、卫生部门,增强两个部门人才引进自主权,为两大系统打通招才引智的“中梗阻”。深化人员总量管理。在教育教学、医疗卫生行业,大胆破除编制标准束缚,科学核定人员总量标准,推动人才规模化、批量化招引工作,破解“有编才有人、无编难进人”的引才困境,打通招才引智的“最后一公里”。
聚力发挥机构编制“改革势能”
激发“人才活力”破解“人才枷锁”
做好人才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关键在于激发人才干事动力、创新活力,核心在于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立足机构编制工作,就是要发挥其在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推进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势能”,为人才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提供“后台”支持、“平台”支撑、“舞台”保障,全面激发人才活力、人才动力。
巩固党政机构改革,健全人才管理的“后台”。要以巩固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健全完善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后台”,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围绕加强党对人才工作领导这一核心,加强对党委人才部门和政府人才部门的职能统筹,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人才议事协调机构,加强机构编制保障,推动议事协调机构职能运行更加顺畅、作用发挥更加高效。优化人才部门职能体系。聚焦人才管理部门“三定”规定落实情况,特别是职能职责落实、机构内部运行、部门协同配合情况,及时厘清边界、优化配置,推动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能有机融合,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人才管理责任链条等。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搭建人才创业的“平台”。要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创业创新载体的体制机制建设,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推进园区优化改革,搭建园区创业平台。加速推进保山产业园区、腾冲经济技术开发区、龙陵产业园区、施甸产业片区、昌宁产业片区优化提升和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撤销工作,理顺园区的管理体制、职能体系、机构设置,夯实园区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基础,为各类“高精尖”人才提供创业创新的平台。推进基层配套改革,搭建基层创业平台。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细化行政管理“放权”、机构管理“放优”、人事管理“放宽”、财政管理“放活”、社会管理“放实”等改革措施,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的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基层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夯实各类人才基层创业的政策基础、体制保障。推进扶贫机构改革,搭建乡村创业平台。全面做好扶贫机构调整设置,建立健全党对乡村振兴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优化事业单位改革,拓展人才建功的“舞台”。要从解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拓展人才发展、人才成长的“舞台”,切实增强人才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做好改革分流安置。接续做好承担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等各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配合组织、人事部门优化完善专业人才分流安置工作,让各类人才在新的岗位上焕发光彩、实现价值。严格编制身份管理。聚焦事业单位改革后,存在的混编混岗、人才外借情况,全面开展清理整治工作,规范编制使用、岗位职责,确保行政事务行政人员做、专业事务专业人才做,切实让人才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建功立业。健全完善晋升制度。制定完善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管理办法,合理核定领导职数,规范领导职数设置,全面理顺人才领导体系;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建立健全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拓展基层人才晋升渠道,稳定基层人才队伍。
聚力发挥机构编制“引流作用”
疏通“人才通道”消除“人才鸿沟”
要从工作举措、工作导向上下功夫,着力发挥机构编制“引流作用”,畅通人才流动通道,强化人才流动服务,切实消除部门机构与基层一线的“人才鸿沟”。
加强调研,树立“取向”。要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的习惯,积极发挥“规划员”“指导员”“参谋员”作用,为人才“引、育、培”树立取向、明确方向。加强需求调研,当好“规划员”。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重大民生领域人才需求、年度政策性安置、事业单位自然减员、待分配事业编制等要素,综合调研分析“短中长”期人才需求、编制需求情况,做好人才编制规划,建立人才编制“需求库”“供给库”,着力增强编制资源配置的前瞻性、预见性。加强运行调研,当好“指导员”。聚焦用人单位人员融合、职能发挥情况,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加强对人才适配性、岗位适应性、机构编制合理性调查研究,在用人单位内设机构和职责整合上下功夫,着力推动人才由“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加强民生调研,当好“参谋员”。聚焦社会事业特别是民生领域的人才困境,结合教育、医疗、环境卫生等领域的管理体制、人才体制问题,深入开展综合性调研,为市委、市政府引才用才提供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优化配比,鲜明“导向”。机构编制配比影响着人才分布配比,要统筹加大跨层级、跨行业统筹调剂编制力度,着力强化机构编制的基层导向、产业导向、险难导向,着力牵引人才队伍向基层一线、产业一线、险难一线流动。强化基层一线配比。依托国家及各级各部门组织的招聘考试、就业考试,加大县(市、区)及基层一线编制倾斜力度、保障力度,引导社会人才向基层下沉。强化产业一线配比。聚焦水稻、咖啡、茶叶、石斛、肉牛和绿色硅业产业等市域重点产业,在各系统内调整优化机构职能设置,强化科研站所的机构编制配比,推动各系统人才向产业一线聚集。强化险难一线配比。聚焦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等急难险重工作,结合工作需要,在周转编制保障的情况下,适当增设机构、核定编制,鼓励各类人才向急难险重一线流动。
健全机制,畅通“流向”。要强化服务意识、保障功能,在人才流动机制上下功夫,切实为人才科学流动畅通“航道”。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会同组织、人社等人才管理部门,在教育、医疗等人才聚集系统,探索建立岗位、考核、聘用分类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由管人向管岗位转变,推动系统内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建立人才流动评估机制。在倡导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同时,结合人才岗位职责和工作效能,对人才流动的动因、岗位影响、部门职能影响等事宜进行全面评估,避免人才无序流动对单位运行造成影响。建立人才“绿色通道”机制。对于“高精尖缺”型人才,按照“需要什么人、就招什么人,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招”的原则,开通人才“绿色通道”,及时快捷办理核编、入编手续,最大程度简化程序、加速流程。
(作者系保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