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脉是世界上动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高山杜鹃的主要原产区。横断山区丰富的花卉珙桐、绿绒蒿、杜鹃、百合、报春花等等的绝世容颜为西方园艺界所倾倒,为了能够将这些娇艳的花卉请到西方,许多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植物猎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研究、采集、引种横断山区的高山杜鹃,在国际园艺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威尔逊就是来到这里采集、引种这些植物的接触代表,世界赫赫有名的植物猎人,被誉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中国的威尔逊。时至今日,横断山区的原生花卉植物依旧吸引着许多植物研究者前仆后继。
年开始,法国传教士阿贝·让·阿尔芒·大卫陆续从中国带回引人注目地种新植物和新发现的10种植物属类,包括号称“植物活化石”的珍贵树种珙桐,此外还将麋鹿、金丝猴、绿尾虹雉、小熊猫以及第一次发现的大熊猫标本运回巴黎自然博物馆,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的轰动。英国海关人员奥古斯丁·亨利在年开始采集植物,到年回国的时候,他已经在中国采集到种植物,其中有多种新植物、25个新的植物属类和一个全新的植物科——茶菱科。由于这两位主要采集的地区在中国的西部靠近横断山区的地方,他们的发现很快使的西方植物学家认识到,在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中,蕴藏着大量不为人知的原生美丽花木资源。哈佛大学的权威植物学家查尔斯·萨金特认为:“很明显,世界上没有哪部分像中国西部那样,能有那么多适合于温带气候的城市公园和花园的新植物。”
珙桐
在中国考察的威尔逊
威尔逊与他的中国探险队
年,英国维彻花木公司派遣年轻的园艺学者欧内斯特·威尔逊(EnestWilson,—)来到中国收集、引种珍稀花木。由于他在这一地区成功的收集,因此威尔逊被称为“打开西部花园的人”,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植物猎人之一。威尔逊对中国植物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没有早先从中国来的舶来品,我们的园林和相关的花卉资源将会是何等可怜”。
威尔逊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就走在植物人生的轨道上。年2月威尔逊出生在英格兰南部格洛斯特郡,中学毕业后进入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一家苗圃公司当学徒。年,年仅16岁的威尔逊进入伯明翰植物园,成为一名年轻的园丁。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坚持到伯明翰的技术学校攻读植物学,由于成绩优异,被授予皇后奖。年,威尔逊来到丘园(英国皇家植物园),很快就因出色的才能获得认可。威尔逊并没有就此满足,一年后,他又来到南康新顿的皇家科学院深造,打算成为一名植物学教师。就在这时,著名的苗木公司维奇公司正在寻找到中国采集、引种植物的植物猎人,威尔逊出色的工作能力成为首要人选。瑞德尔称赞他说:“威尔逊生来就是植物猎人的料,他那一身强壮有力的肌肉、毫不气馁的意志力以及对植物的至情至爱,不仅使他的采集与引种超过了其他采集员,而且在植物的驯化、栽培方面的研究也极为成功。”
威尔逊自年至年,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四次来到中国,3次进入横断山区考察。其足迹遍及四川、云南、重庆、湖北等地,尤其在四川境内搜集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在威尔逊四次中国植物采集中,共收集了种植物、60多份植物标本,并将份植物种子和份植物切片带到了西方。
珙桐
珙桐
威尔逊前两次的行程都是受维奇公司所雇。第一次是于年4月至年,为了寻找和引种珙桐。珙桐又称手帕树或鸽子树,最早由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在四川宝兴发现并采植引种。珙桐花的美丽引起西方人的极大兴趣与思慕,维奇公司对珙桐志在必得。为了获得珙桐,维奇公司与威尔逊合同约定,在其前往中国探索的三四年中,公司为其提供英镑的费用开支和英镑的年薪。这份年薪,相当于当时中产家庭3年多的收入。于是威尔逊启程来到中国,经过一番艰辛的寻觅,终于在湖北宜昌附近找到一棵开满鲜花的珙桐。威尔逊用在文章中用文学性的语言描写道:“在我心目中,珙桐是北温带植物群里最有趣和最漂亮的树……花朵由绿到纯白,再到褐色,当微风轻拂,它们就像一只只大蝴蝶在树间飞舞。”在这次考察时,威尔逊还在宜昌西南部发现了中华猕猴桃,并且引种西方,现在成为新西兰的重要出口水果。
绿绒蒿
绿绒蒿
报春花
威尔逊第二次中国采集是在年至年,主要目标是为维奇公司寻找绿绒蒿。绿绒蒿是19世纪末,英国探险家普拉特在四川康定发现的一种野生花卉。绿绒蒿属于罂粟科,又称黄罂粟,是一种让人过目难忘的美丽花卉,在植物界被誉为“华丽美人”。普拉特对绿绒蒿的描绘让爱花的西方人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诱惑,大家都想获得这种美丽神奇的花卉。正因如此,威尔逊有了中国的第二次之行,正是这一次,威尔逊打开了中国西部大门。年6月中旬,威尔逊到达乐山,并将总部设在乐山(时称嘉定府)。7月1日,他登上瓦屋山。瓦屋山就像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屹立在云海之中。山顶是一处呈微微起伏的台地,山上大量的杜鹃花铺天盖地,几乎把整个山都覆盖了,许多杜鹃高达30英尺,干径粗大。在杜鹃之下,苔藓肆意生长,编织成一张漂亮的地毯,杜鹃花之间的空地上还长着一些秋牡丹和樱草。威尔逊在这里采集了16个杜鹃树种。在他的著作《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中,威尔逊把这座山描绘为“世间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在瓦屋山收集了种植物后,威尔逊开始向康定山区进发,开始寻找普拉特推荐的全缘叶绿绒蒿。威尔逊先后在川北和川西的深山野谷里,到达打箭炉、松潘等地,收获了成片金黄的全缘绿绒蒿和红花绿绒蒿。为此,当威尔逊凯旋而归后,他在大英帝国研究院的植物学所谋得了助教一职,以及维奇公司老板哈里爵士赠送的镶嵌着41颗钻石的金徽章。
瓦屋山
瓦屋山上的高山杜鹃
瓦屋山上的高山杜鹃
由于威尔逊的巨大成功,引起了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馆长萨金特的注意,也促成了其年至年的第三次中国之旅。这一次,他先到宜昌,然后又到四川,仍把基地建在乐山,从不同方向对四川进行全面搜索,在岷江山谷、瓦屋山、峨眉山等地,威尔逊的收获数以万计。随着考察的深入,他到达了四川西部大渡河和岷江流域,这里是横断山脉的东部,沟壑纵横,植物繁多,是我国百合科植物分布的中心,威尔逊在此地最重要的发现是发现了岷江百合,所以对百合的引种就成了他引种的特色之一。岷江百合地上茎高达1.8米,巨大的白色花朵长12-15厘米,直径12-13厘米,能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被威尔逊誉为“百合之王”。这种被当地人称为“喇叭花”的岷江百合,因为是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分化和繁衍,在山麓和峡谷地区躲过了第四纪冰川袭击,具有强健的生命力。威尔逊在文章中对岷江百合赞美道:“将这一半荒漠的地区变成了真正的仙境”,威尔逊给这一特产四川西部的百合起了个霸气的名字“帝王百合”。
威尔逊指挥随从在百合花开的时候做好标记,在秋天百合枯萎的时候根据标记将百合球茎挖出,然后打包装箱运往美国。但是第一次威尔逊缺少经验,没有将百合球茎外面裹上泥土,运到后,百合球茎基本都已经腐烂,于是才有了第四次探险时要补采百合。那一次,威尔逊先后标记了大约-棵百合,秋天全部收获,运抵美国,在西方园艺界引起巨大轰动。
19世纪后期,由于病毒的蔓延,大多数欧洲原生的百合品种正面临着灭绝的险境。欧美园艺专家正是利用威尔逊在四川采集的中国野生百合原种——岷江百合,与欧洲原生百合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正是岷江百合优良的品质和抗病毒适应性拯救了欧洲百合,使欧洲百合在世界园林中重放光彩。
帝王百合
帝王百合
威尔逊几次探索的地区也是中国野生杜鹃花的产地,威尔逊在日记中写道:“在整个针叶林向下俯瞰至5千英尺高的山谷,从六月到七月初,再没有能与漫山遍野恣意绽放的杜鹃花林相媲美的风景了!杜鹃花是聚生植物,各类属的杜鹃花生长在特定的海拔高度,从而形成不同的色带——白色、粉色、绯红色,气势磅礴,美不胜收。”美丽多彩的杜鹃花深深地吸引了威尔逊,最终威尔逊成功地从中国引种了60余种杜鹃,使得西方园艺界和上流社会领略到来自东方杜鹃花的魅力,杜鹃花的绝世容颜让西方世界沉醉,在西方引起栽培引种杜鹃花的热潮。
大树杜鹃
高山杜鹃
英国汉普郡埃克斯伯里花园中的杜鹃花
最后一次的中国探险是威尔逊的惊心之旅。年他再次受雇于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威尔逊启程来到中国,重新将自己的中国助手召集起来,进行第四次中国西部探险。威尔逊的中国助手经过他的培训已经对植物的辨别和采集驾轻就熟,非常能干,威尔逊也大获成功。年9月3日的早晨,威尔逊正带领着考察队和采集的大量植物开始从松潘返回成都,在逼仄的山路行进途中,一场飞来横祸不期而至。威尔逊在日记中写到:“我突然发现我的狗不再摇尾巴,并且夹着尾巴冲过来的时候,一些小石头就砸在路面上,然后它们掉进了我身下三十英尺的河里。我大喊着让轿夫落了轿。两个前面的轿夫拼命地朝前跑,我也试图紧跟,但当我刚刚跨出轿杆,一块巨大的落石就击中轿子,并把它砸到河里。”突然,一块石头落下来,砸在威尔逊的右小腿上,顿时皮开肉绽,血流不止,造成严重骨折,瘫在地上不能行动。即使如此,威尔逊强忍着剧痛,没有慌乱,而是想着如何解决现在的困境,尤其不能够让自己的考察成果付之东流。因为威尔逊走在考察队伍的前面,险情发生后,威尔逊躺在小路中间,动弹不得,他的后面有40-50头骡子驮着这次探险采集的各种考察成果,包括帝王百合的球茎,因为险情,被堵住这条危险的小路上。要是不紧急解决这个问题,一旦骡子队伍因为惊吓发生骚乱,后果不堪设想。紧急情况下,威尔逊立刻让人将伤口简单包扎,将他横在路上,背依着里面的悬崖,身体在路上,小腿悬在路下悬崖上,让一头一头的骡子从他身体上跨过,成功地排除了险情,保住了自己的考察成果,也保住了投资人的利益。威尔逊在日记中写道:“有多少人知道骡蹄的尺寸?许多人仅仅知道其强健的腿部和锋利的牙齿,它那顽固的脾性,也早已为人所知,但是它蹄子的尺寸却是另外一回事。我躺在路上,然后骡子跨过我的身体。这时,我就清楚了骡蹄子的尺寸了。有大约四十到五十头骡子几乎习惯性的跨过我的身体,然而,直到最后一头跨过去了,我仍然能够自如呼吸。”因为此地距成都还有三天路程,骡子都过去后,威尔逊只好用他摄像机的三角架临时做成夹板固定住伤口,由伙计们把他抬回成都。抵达成都时,因为小腿骨断为三截,威尔逊的腿部伤口已严重感染,一度要求截肢。好在长老教会医生的医术高超,在他们的精心医治下,才免于截肢,三个月他能勉强行走后,启程回到美国接受了再治疗,腿被重新打断再接回去。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威尔逊的右腿比左腿短了一英寸,好在总算能行走自如了。在威尔逊出事故的时候,他的中国助手们依然在寻找植物,珍贵的松柏籽和帝王百合都安全送到了美国。因为这一次威尔逊主要的引种成果是帝王百合,可以说是舍命不舍百合,所以人们戏称这种百合又叫“百合跛”。尽管有此不幸事件,威尔逊的目标依然得以实现。
威尔逊的事迹传到国外,顿时成为重大新闻。国外一家报刊对威尔逊的中国之行这样报道:“信不信由你——史上最奇怪的交通堵塞解决办法。来自波士顿的植物学家欧内斯特·威尔逊,在中国某座山上的狭窄山崖边,因山体滑坡受伤,他命令他的随从将他的担架横向放置在只有一步宽的山路上,让有40只骡子的商队从他仰卧的身体上迈过,而他的脚就悬在5英尺的山崖边。”威尔逊因为被落石砸断了一条腿,落下终身残疾,终结了他十二年的中国旅程。威尔逊的伟大发现当时被誉为:“走到地球尽头的植物学家;世界上最伟大的植物学家;到达了白人从来没有涉足过的地域。”
年4月,威尔逊被任命为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的助理园长。年4月,当园长萨金特先生去世后,他升任为园长。从中国回去后,威尔逊借助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机构的力量,足迹遍布世界几乎每一个有着丰富植物资源的角落。这些世界之旅,旨在为帝国机构建立广泛分布的网络体系,威尔逊完全认识到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为阿诺德树木园和全世界的植物学机构建立起更为密切的联系,以及与对植物有兴趣的个人发展友好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
威尔逊先后将1多种植物运往英国栽培,超过了当时其他任何植物猎人,因此在英国的博物界有“中国的威尔逊”的绰号,直到今天不少植物在西方依旧广为栽培。威尔逊遇险受伤残废后不适合再做植物猎人,于是他根据自己的采集经历,开始著书立说。年,威尔逊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作了旅行与科学著作《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由萨金特作序,成为在中国植物学与科技史研究中引用率最高的一本书。该书主要描述四川和西藏边界无比丰富的植物资源、草木知识与族群地理。全书共分两卷,配有威尔逊拍摄的一百张照片与一幅地图。第一卷主要介绍西部地理、旅程路线、族群特征与社会政治经济概况。第二卷对川西植物与动物进行详细介绍。在他的著作中,威尔逊给予中国极高的评价:“在整个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的任何地方,没有那个园林不栽培数种来自中国的植物。”威尔逊切身体会到世界园林艺术深深地受惠于中国的原生花卉,因此盛赞中国为“园林之母”。威尔逊的非同寻常的发现使得其在植物界形成了“威尔逊情结”,一直影响到今天。
威尔逊在宜昌的可携带枪支通行证
威尔逊的中国护照
绿绒蒿
威尔逊的到来可以将西方在中国寻找引种植物分成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以福琼等人为代表,主要从我国引进原有的栽培花卉;第二阶段主要以威尔逊、福雷斯特、金敦·沃德等人为代表,主要以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为主,因为中国的野生花卉数量巨大,许多花卉第一次被人观察、记录和认识,更加富有魅力。因此这一阶段的引种带有开发和驯化的特征,地点也由我国的东部进入到我国的中西部。而威尔逊的四次中国之旅,就是一个西部中国的发现之旅。
《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
绿绒蒿
年,福琼从我国的浙江山区将云锦杜鹃引种到英国,云锦杜鹃在此后的世界杜鹃花杂交育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西方园艺学家认为“已证明对杜鹃栽培者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随着优良杜鹃花输入的增多,英国公众对杜鹃花的喜爱日益增长。爱丁堡植物园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背景之派遣福雷斯特来到中国寻找收集杜鹃花,横断山区成为国际植物猎人眼中的狩猎场。
高黎贡山上的杜鹃
黄杜鹃花
国际几大植物猎人在中国西南横断山区采集植物主要的基地是腾冲、大理和丽江。这里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复杂,植物类型分布最多样性的地区。这里山峰高耸,峡谷深邃,大河奔流,古树参天,奇花异草,满山遍野。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着无数独一无二的的珍稀花卉,无数的以前从来没有被发现的珍宝随着植物猎人的到来走出深山,走向世界,为世界各地带去斑斓的色彩,它们的惊鸿一瞥、美艳绝伦,在国际的园艺界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成为美的化身,惊艳了整个文明世界。
绿绒蒿
绿绒蒿
绿绒蒿
现代园艺上的报春花
参考文献
1,《植物猎人》英,托比·马斯格雷夫;英,克里斯·加斯纳。翻译,杨春丽,希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5年
2,《中国:园林之母》作者,英,E.H.威尔逊著。翻译,胡启明,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社,年3月25日
3,《神秘的滇藏河流——横断山脉江河流域的人文与植被》作者,英,F.金敦·沃德。翻译,李金希,尤永弘,四川民族出版社,2-9
4,《蓝花绿绒蒿的原乡——清末英国博物学家的滇西及川康纪行》作者,英,金敦·沃德。翻译,何大勇,杨家康,宋诗伊,孙辛悦容,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月
5,《植物大发现——植物猎人的传奇故事》作者,英,卡罗琳·弗里。翻译,张全星,人民邮电出版社,-36,《大树杜鹃采集记》冯国楣《生命世界》年
7,《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的解剖结构研究》作者,申仕康,张新军,吴富勤,杨冠松,王跃华,孙卫邦,蔺汝涛《植物科学学报》年
8,《杜鹃王——大树杜鹃》作者,申仕康,王跃华,《大自然》9年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荷兰、比利时高山杜鹃产业考察记》作者,白霄霞,李志斌,李振勤,《中国花卉园艺》年
10,《乔治·福雷斯特在中国采集的杜鹃花属植物》作者,耿玉英《广西植物》年
11,《杜鹃花的追求——西方采集者素描》作者,耿玉英《植物杂志》1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