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菊芬摄张黎摄张黎摄慕名识得访琅琊第一次听闻腾冲古永有座琅琊山时,脑海里首先跳出的是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狼牙山”;后来看到竟然和欧阳修笔下滁州的“琅琊山”同字。好奇之下一番搜索,才知“狼牙”和“琅琊”其实与这座神山都有渊源。“峰高突兀,崖陡壁峭,险峻耸峙,奇秀绝异,怪石嶙峋,势如狼牙,拔地冲云……。因势象形,故民间都称之为“狼牙山”。再一查,吓一跳,才知此山不简单:琅琊山海拔有米,最高峰南天门海拔有.4米,仅比腾冲境内的第一高峰——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9米)低39.5米,为腾冲第二高峰。清乾隆《腾越州·山水》曾评“雄武莫奇于古勇之琅琊山,此其垒垒大者”。山上有道观琅琊寺,据《腾冲市文化志》记载,始建于宋代大理国道隆初年(年),毁于明弘治年间,清光绪年间重修。民国二十一年(年),古永士庶重建,请寓居苏州的国老名士李根源书寺匾,李根源亲书“琅琊山”三个大字寄回,并题跋:“狼牙寺,古永人士所建……琅琊,腾冲之祖山也,嵯峨奇丽,雄崎天南,今以名寺,自古与山同不朽。”听闻也好,查资料识得也罢,都不如亲历。按捺不住向往已久的心,终于在庚子年大寒后雨住雪霁的第一天,欣然于凌晨六点多和几位摄友启程前往。万菊芬摄张黎摄张黎摄有惊无险上琅琊琅琊山位于腾冲猴桥镇的胆扎村,距腾冲城92公里,距猴桥镇40公里,与缅甸拖角接壤。如今腾猴高速公路通车,至猴桥只有52公里,驾车四十分钟左右。至猴桥,由朋友老梁用四驱越野车送我们上山。猴桥至胆扎,山路回环,弯多路窄,寒风在窗外呼啸而过,路边的灌木和衰草顶着厚厚的白霜或冰凌,在风中瑟瑟发抖。渐渐抵达山脚时,隐约望见琅琊山擎天的石峰上白雪皑皑,神往的心情愈加强烈了。莫说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车子在铺满白雪的崎岖山路上小心翼翼地摇晃着前行,看到路边歪斜停着两辆SUV。越是向上,山路越是陡峭曲折,常常是前面无路可见,却又一个急转弯,两三米长的陡直天路显现之后,又是无路可见……路的一侧是百尺高的褐色土壁,另一侧是不见阳光的千仞深谷,透着阴森幽秘的气息。我的心,时而因雪漫天路而欣喜;时而因车头已悬在峭壁上空而胆寒。盘来盘去,左弯右拐中,汽车如一头怪兽咆哮着,四蹄扎进凹凸不平的雪地里,挣扎着向山顶爬去。当车子加足马力冲到一块平整的雪地停下时,才长舒了一口气,而一直紧攥着车把手的掌心,早已经是汗涔涔的了。万菊芬摄万菊芬摄张黎摄仙山楼阁赞琅琊一下车,便被眼前壮丽的雪景惊呆了——这是梦里也没有梦到的琉璃世界啊!阳光下,顺着天梯而建的塔式群体建筑狼牙寺,被皑皑白雪铺张点染,看上去就是一幅冰雕玉砌的绝妙的仙山楼阁图;陡直的白色天梯,宛如是通向传说中的九天云霄宝殿。震撼、惊喜、激动中只顾咔嚓咔嚓按下快门,无暇去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合适,但内心,却渐渐被神山的圣洁洗净,变得干净而虔诚。进入山门,接引殿步上天梯,看到的第一重殿宇是观音阁,旁有名士“董采庭观云处”石碑一方。继续往上是第二重殿宇玉皇殿。山高人为峰。站在玉皇殿前的狼牙山八景之一的“望天井”边俯瞰远方,烟云笼罩的重重大山匍匐脚下,三岔河水库在大山的包围中散发着粼粼波光,面前的三重四出水檐的方形殿宇—观音阁,如同一艘行驶在茫茫绿海中的水晶仙船画舫,难以形容其恢宏壮观和飘飘仙气。顺着天梯走过第三重殿宇老母殿,抵达第四重也就是最顶端的三清殿。三清殿后宇,是眺望揽琅琊山峰盛景的最佳位置。只见笔直穿云的林立怪石,全都挂着白雪,有的如狼牙耸起差互,有的如玉笋刺破天空,有的像虎豹聚集,有的又像巨鹰争食,在缥缈的烟云中忽隐忽现,雄奇梦幻而诡异。这里才算是攀登琅琊山系最高峰南天门的出发点。万菊芬摄万菊芬摄万菊芬摄秀美含蓄绘琅琊从三清殿右侧折转进入白雪覆盖的密林,向峰顶进发。深达尺余的雪,踩上去发出嘎嚓嘎嚓的声音,身后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沿途尽是令人惊叹的景致。不同于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粗犷,这里植被丰富,别有一番南方林中雪景的秀美含蓄:或一树青松的枝条被白雪裹住,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露出零星的褐色树皮和青翠欲滴的松针,让你真切领悟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贞;或是几丛竹子被厚厚的白雪压弯了腰肢,索性俯下身子和脚下的绒绒雪被相拥亲吻;或是一枝绿色灌木上挂着一绺绺白雪,与几片经霜染红的红叶相互辉映,清丽中透出几分妖娆。……一路艰苦跋涉,累并快乐着。一个多小时后,抵达最高峰南天门脚下,于是小憩休整片刻。从枝头捧起晶莹耀眼的雪,送进嘴里,冰冰凉凉,润心入肺,身体的疲累一扫而光。就一口干粮吃一口雪,为此行平添了几分快乐和情趣。万菊芬摄万菊芬摄万菊芬摄欢声素食乐琅琊还未启程冲刺最高峰,不想风云突变,厚重的乌云顷刻间淹没了高耸的群峰。考虑到雨夹雪的天气说来就来,况且雪化得快,回去的路会加倍湿滑危险,于是只好遗憾地放弃登顶。下山途中,陆续遇到前来赏雪的胆扎村里人。在一片稍微开阔的雪地里,有几个傈僳族青年男女在追逐欢叫打雪仗。矫健的身影在斑驳树影和雪光中穿梭跳跃,团起的雪球扔向目标,在身上炸开,碎成雪花,飘飘洒洒,飞飞扬扬,飞落雪地,飘入脖颈,笑语欢声在山间回响,余音久久不绝。回到三清殿时,但见景致与去时迥异。厚厚的白雪已经消融大半,雪水如银线般顺着瓦沟屋檐滴落,在雪地里穿出一串串晶莹的水冰花,有幸一睹“滴水穿雪”的生动景致;天梯两旁露出红褐色的衰草,与卧着白雪的飞檐斗阁相互映衬,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巨幅油画。下至寺内,老梁正在厨房的火塘架着锅,为我们煮刚从寺院菜地里采摘回来的青菜。红彤彤的火苗热腾腾的汤,脆生生的炸刚啷片酸香香的腊腌菜,一顿清淡的斋饭,爽口饱胃,余味绵绵。万菊芬摄万菊芬摄万菊芬摄心惊肉跳下琅琊上山容易下山难。此时,积雪已经融化了七八成,逼仄陡直的山路被雪水冲刷得沟壑纵横,路面泥稀湿滑,弯多弯急,稍不注意,轮子打滑或者操作失误,便会翻下万丈悬崖深谷。有好几次拐急弯,感觉车头已经垂直俯冲出悬崖,快拐不过来了,坐在副驾的我,心都提到嗓子眼,双脚用力,好似在死死踩住刹车,冒汗的不止手心,确是冷汗浃背了。阿弥陀佛,车头终于转过来了,回到可视的路面,悬着的心才落下了一些。偷偷看一眼老梁,他倒是非常淡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还看到一辆上不去挂在半山腰的皮卡车,进退维谷地横在路边。小心脏就这样一次次在车子的激烈摇晃和急转弯中,悬起落下悬起落下,当车子下到山脚稳稳驶入水泥路面时,高悬的心才正式落到心窝里。谢天谢地谢神山,也谢谢车技杠杠滴又耐心护送和等待我们行拍的老梁!万菊芬摄张黎摄万菊芬摄回望神女守琅琊到家后第二天,迫不及待地在电脑上翻看照片,竟吃惊地发现——嵯峨的群峰中,站立着一个身着白色衣裙的神女!越看越觉得神奇,越看越觉得迷幻。后来经同行摄影师张老师认真鉴定,确认是一棵长得像人形的雪松。对此,张老师颇有想象力地发了一个朋友圈:一棵生长在狼牙山风雪垭口的雪松,它无法做到枝繁叶茂,风雪来临,将她雕刻成了一位白衣神女,眺望远方,不为别的,只为坚守她“如果有来生,依然要做一棵树,和穿空而起的石峰一起,站成永恒”的初心。一棵雪松,一位神女,用心守候着她们心中的神山。“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这次惊险震撼的行拍之旅,将腾冲之祖山——琅琊山,深深地嵌在了我心里,而它的峥嵘,它的博大,它的圣洁,却永远高高悬在我心之上!张黎摄张黎摄万菊芬摄文:万菊芬图:张黎万菊芬来源:腾冲文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