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龙陵县龙新乡,撑船于晨雾中的蚌渺湖上,攀登有龙陵第一峰之称的雪山秘境,探访雪山村坝子间重现生机的水碾和水磨群落,一个对雨屛龙陵的印象变得立体而鲜活起来。
一池笔洗水墨开
“象达姑娘龙陵雨,芒市谷子遮放米。”这是早年间我认识龙陵时候的,介绍人给的开场白。
龙陵的雨水真多。有好事者曾估算过,说龙陵一年的雨水如果不流失、不渗透、不蒸发,堆积起来平均可深达厘米。“滇西雨屏”的盛名,那不是盖的。
后来,龙陵的朋友也曾语重心长地给我介绍说,龙陵过去叫黑水笼,意思是“有水塘的坝子”。在人们的意识里,这水塘里定然是住着龙的,要不怎么叫龙陵呢?至于水塘在哪里,我想,应该在每个龙陵人的心里吧。
在勐冒文化活动室的阳台上,诗友房家维拉住我,用手指着北面的田野问我:“你看出什么了吗?”
我不明就里,有些茫然。
他说,前面的坝子看似平坦,其实不然。中间有一个分水岭,坝子的水从这里分别朝东西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流淌。西边的流入龙川江,东边的流入怒江。然后,它们在遥远的印度洋汇合。
老友的话让我有些吃惊,仔细品味,便印证了出一个事实,那就是龙陵多山,山水相依,脉络清晰。山脉将重山间的溪水河流分为两大水系,分别流入怒江和龙川江内。只是,不管如何奔流,它们都会相聚在一起。天下大同,也应该是这个理。
沿着勐冒河顺流而下,便是龙陵久负盛名的蚌渺湖了。蚌渺湖,位于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西侧,最大库容1.2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4.47平方公里,坝高.1米,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的一个云南省西南最大的人工水库,
“你们来迟了一些。每年冬天的早晨,湖面上都被雾气覆盖着,如梦如幻。”龙新中学的余再春介绍说。
此时,已经是上午10点多。近处,是一个简易的码头,三艘观光船和几只竹筏静静地停靠在这里。在朝阳的照射下,远处宽阔的湖面上铺着一层薄薄的面纱,迷幻而缥缈。只是随着雾气的渐渐散去,湖面也逐渐变得明亮起来。不多一会儿,眼前的青山之间就只剩下碧绿的水面,像一面镜子,又像一块翠玉。在山水相接的地方,青山和村庄面向镜子,向往常一样在水面端详着自己的容颜。只是它们忘了,它们倒映在水面的倩影,早已被定格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在向世人徐徐地铺陈开了。
一开始,我们都站在码头静静地看着,生怕弄出一点水花,会打破眼前的景致。就在雾气即将散尽的时候,一个汉子撑一只竹篙,划着一个小竹筏由远及近进入我们的视野。就在不远处,竹筏停了下来,人在竹筏的一端站定,看着码头的方向。此时,他和竹筏成为了我们镜头下的风景,而我们也成了他眼里的风景。彼此对望的目光,已经跨越湖面,吹皱了这池碧水。
登船,朝湖心驶去。船头将湖面的宁静打破,两边的浪头撇开去,在湖面涂鸦成一个巨大的“八”字。湖内,十几座小山被湖水隔开,将其浸泡在水中,成为一个个孤立的小岛。小岛上,或绿树成荫,或红花翠竹,不习水性的鸟们呼朋引伴地闹腾着,吵醒了整个冬日的早晨。水面的尽头,早前的淹没线把向水的一面雕刻成无数的细小台阶,这是蚌渺湖四季生长的高度,也是大自然给予厚土的刻度。
眼前,湖水平铺过去。穿行其中的游船,如行走在墨绿的山水画间的笔,自如地挥洒,惬意地泼墨。我们的闯入,打扰到了水面上早起的鸟雀们,黄鸭、白鹭,以及不知名的鸟们从水面上扑棱着起飞,在我们的头顶俯瞰一圈,像要好好看看这些突然出现的入侵者。只是绕飞一圈后,它们便悠然地在不远处的水面、或是岸边落下,大有“管你是谁,我们才是这领地的主人”的意味。是了,在这青山绿水间,在这湖光山色里,鸟们才是主宰,而我们无疑只是匆匆的过客。
蚌渺湖周围的植被层次丰富,林木种类众多,东边的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每年不同的季节里,这里的景致都各有不同。据说,枯水期里,湖面的水位下降,底部都显出真容,形成一片连绵的天然草场。尤其在春夏之交的时候,各种野花盛开,成为人们户外休闲的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山歌好比蚌渺水,这边唱来那边和。……”游船返回的时候,刚过一个小岛,优美的歌声就从码头方向飘了过来。紧接着,一艘小船在向我们驶来。小船上,八九个穿着各式民族服装的女孩正在一边对唱,一边打闹着。摇浆的汉子身披蓑衣,头戴草帽,时而弯腰,时而抬头,把小船划得悠然自得。
在经过我们身边的时候,女孩们突然停止了歌唱,纷纷用莲藕一样的纤手朝我们打水。水花溅起,像揉碎了的晨光,晶莹剔透。随着女孩们的嬉笑渐渐远去,山歌再度飘来,与山林一起唱和,与朝阳一起欢笑。
段才得介绍说,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龙新秀丽的风光。区域内负氧离子极高,是健康旅游的理想之地。这几年,乡里在进行规划后,正在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方面做文章,目标是把龙新打造出休闲度假的胜地。
同行的杨文妍介绍说,龙新乡还有丰富的热矿泉资源。全乡有大小温泉6处,水温均在60℃—70℃之间,对风湿关节炙、偏瘫病、腰肌劳损、皮肤病等有独特疗效。蚌渺湖辐射区域内,就有大小热泉出水口3个。有1个较大的出水口,温泉水温为76℃,日出水量立方米左右,属典型的硫酸泉。
冬日的蚌渺湖是美妙的,如一位婉约的少女,含蓄娇羞,像一池铺陈的笔洗,水研墨开,更是一幅起笔的丹青,任由泼墨。
一帘乡愁还复来
从蚌渺湖一路向东,我们寻着清澈的河流,试图找到湖水的源头。行8公里,就到了雪山村。这是一个东高西低的坝子。
站在秋场寨子外的公路边,近处是保存完好的田园风光,沟渠纵横,阡陌交接,稀疏的人家散落期间,宁静安详。
沿清澈的河流行走,一间用土坯墙围着的低矮瓦房出现在眼前,这便是我们苦苦寻觅的水碾房了。
推开虚掩的篱笆门,阳光从屋檐下爬进来,照射在水碾上。脸面光滑的石碾依旧保持着随时准备转动的姿势,而它身下的石碾槽静卧着,疲倦了一般,等着唤醒它的一声鸡鸣。虽然吱吱呀呀的转动声已经消散在时光的深处,但整个碾坊里厚厚的谷尘在告诉我们,它曾经靠着最笨拙的方式流转了让无数代人留恋的时光,曾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生不息。只是,当石碾成为今天人们眼前的一道风景、一段记忆时,青山依旧不老,流水依旧欢畅。
据介绍,现存的水碾建造规格都基本一致。每座石碾都由水碾巢(碾槽)、石碾子、牵引杆、将军柱、水伞、龙窝、引排水沟、水闸几个部分组成。水碾主要是加工稻谷的,而与水碾配合而建的水磨,主要加工荞麦、包谷、豆子等。水磨由上下两盖石磨、将军柱、水伞、龙窝、引排水沟、水闸等部分组成,只是上下两盖磨盖的制作很有讲究,要请专门的石匠将咬合的部分按八卦的布局进行打制。
为了不被风雨侵蚀,更是为了人们的方便和谷物的安全,人们都就地取材,或用土坯、或用石块给石磨、石碾建起了一间房屋,于是便有了水磨坊、碾子坊。
当地人称村子前的小河为雪山河。在东起上游雪山脚、西至下游陶金河1.5公里的雪山河岸,人们依靠水势和天然的落差,一共建了13座水碾和水磨房。这些水碾、水磨自清代中期到上世纪六是年代修建而成,一直是当地村社主要的粮食加工场所。
目前,雪山河的水碾、水磨群数量多,保存较好,是滇西发现保存最为集中、最为完好的水碾、水磨群。年3月22日,龙陵县政府公布雪山河水碾子、水磨群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着雪山河溯源而上,13座磨坊、碾坊被河水串成一串,犹如传统唐装上的纽扣般排列着。是的,13余座房子,就是13个打在记忆深处的结,一面扣着历史,一面扣人文。
在靠近雪山脚的河边,1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他们要赶在雨水来之前,在这里复原一座古老的石碾。据介绍,等项目完成后,这里连成一片的3座水碾、石磨彼此之间有步道想通,成为一个整体,进行集中展示。
雪山脚下的十个自然村,星罗棋布地散落在田畴间。山水相依的田园风光,一衣带水的农耕文化,鸡犬相闻的乡村烟火,成就了一方别样的沃土,一个新的乡村被唤醒,正生意盎然。
一间宽大的碾坊被拾掇成了一个网络直销的闺房,起名“雪枝滇”,也被念成“滇枝雪”,很是诗意。我们闪身进来的时候,今年53岁的段明强正坐在碾子上,用电吉他弹唱着自己的爱情时光。石碾没有转动,一曲《红雪莲》的歌声却顺水流淌,泛滥成灾。
在秋场小组,人们在公共的区域建盖了一间农耕文化博物馆。馆舍质朴简单,甚至有些简陋,但置身其中,百余件老物件让人仿佛穿越到了过去。
窗外的阳光拍打着博物馆的竹帘,斑驳地透进几缕来,一帘乡愁被拾起,让外出的人们一边收拾行囊,一边热切地回望故乡的方向。
一挂白练自天外
纵观历史,龙陵因为险要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滇西抗日主战场遗址的松山、惠通桥战役等抗日战场,便是龙陵地址位置重要的最近的证明。至于穿境而过的国道、杭瑞高速,以及深埋龙陵地下的大瑞铁路,足以说明龙陵在今天对外开放中的重要程度。
龙陵地址位置的重要关键在山。高黎贡山山脉犹如一只巨大的右手臂向南伸过来,然后在牛场坡倏然张开,除拇指一直延伸到缅甸后消失外,其余立起的四个指头,便成了今天龙陵县内的松山、雪山、大雪山、小黑山。而那个令人神往的蚌渺湖,则是这手掌的掌心了。这是我站在龙陵地图前久久凝视后的感受。
这其中,位于龙新乡境内的大雪山,是龙陵的第一高峰,海拔.6米、垂直高差.1米,像一根粗壮的中指直指苍天。每年冬季的第一场雪之后,其他的山脉只能暂时地炫耀一下曾经被大雪恩赐过的惊喜,但大雪山却一直批着银装,直到最后一场雪消融后,它才缓缓地卸去雪衣,再现真容。
腊月里还没有雪,我们只是听着溪水的欢唱一路攀登,没有目的地。一群工人的劳作下,用厚厚石块铺设的山路正在向山里延伸。公路的尽头是一片开阔地,一个亭子已经接近尾声。
站在亭子里,在向导的指引下,大伙都把目光头向山半腰的瀑布。看不见瀑布的全貌,哗哗的水流声却已经充斥着深谷,似乎在逗引着大家说,嘿,在这里!在这里!
由一米多宽的有道拾级而上,几分钟就到了瀑布的下方。冬季的水流不大,整个瀑布分成三叠,每叠近百米的落差。举目看去,那泛着白色的雪山之水犹如一挂白练,仿佛从天外直批下来。险要处,飞瀑干脆腾空而起,一跃而下,飞花溅玉。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在夏天,巨大的水流由天而降,那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大雪山腹地资源丰富。有神奇而且神秘的原始森林、盛开时如火如荼的万亩杜鹃花海、成片的桫椤、飞花溅玉的雪山瀑布等自然资源;还有龙陵最早的史实碑刻文字赖土舍疆程碑、历史悠久的傈僳族上山下火海、宋希濂将军设在勐冒村廖家寨的中国远征军指挥部、医院、绕廊金星山炼铁土炉以及龙新乡黄草坝村的抗日女杰赵押凤等文化遗址、遗存和历史名人等;万亩梅园、古树茶群、珍稀白茶、CTC红碎茶等产品,都是龙新乡的特色。龙新还是龙陵县最大的侨乡之一,全乡共有1.4万侨胞侨属。万亩有信心把龙新打造成一个山水可望、文脉可寻、乡愁可寄的乡村旅游胜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