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是一名老红军。外公在当兵以前,是一名陕西澄城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两瓣的异常辛劳贫苦的日子。”
有一年,刘志丹从陕北高原来到了关中平原,外公家乡开始“闹红”,很多青年参加了红军。有一个名叫丁子鉴的青年鼓动外公当红军,说红军是穷苦人的部队,进了队伍里吃得饱穿得暖,还能给家里分一斗麦子。外公听了丁子鉴的话,就参加了队伍。
外公刚刚参加红军时,没有枪,没有军装,丁子鉴发给他一把大刀。每逢丁子鉴和一些红军开会的时候,外公就扛着这把大刀在外面放哨。不久,这支队伍从关中平原开往陕北高原,外公也跟着去了陕北。在陕北,他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外公分到了一杆步枪。
丁子鉴,后来成为共和国将军,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作丁本淳。《共和国将帅名录》中记载:丁本淳,原名丁子鉴,陕西省澄城县醍醐乡人。外公白和丁本淳是同村人。
外公说那时候很多人为了一斗麦子、一斗小米就参加了队伍。外公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家有弟兄两个,因为家穷,就商量着投红军,到了红军队伍里能吃饱饭,饿不死人。
弟兄两个走出村庄后,看到大道上还有一伙准备去投红军的年轻人,哥哥就对弟弟说:“你先跟着他们走,我回家给爹妈说一声,就追你们。”
弟弟先走了,哥哥回家。等到哥哥再走到村口的时候,弟弟他们已经走远了。哥哥就开始追,追出了很远,还没有追上,远远看到一伙穿军装的人过来了,是国军。反正都是队伍,都能吃饱饭,哥哥就参加了国军。
这样一个在红军队伍里,一个在国军队伍里,兄弟俩几年都没有见,都不知道对方的死活。有一年,在山西战场上打鬼子时,兄弟俩意外碰到了一起,亲热得不得了,说了一晚上的话。天亮后上战场,兄弟两个都战死了。
外公说,那个弟弟就是他同班的战士,名字忘记了,只知道姓黄,是陕西西府人。外公到了陕北没多久,徐海东领着的红军就从陕南来到了陕北,接着,毛主席领着的红军也来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徐向前领着的红军也来了,全国的红军都来到了陕北。
可是陕北穷啊,地瘠民穷,山沟沟养活不了这么多的精干小伙子,外公他们的部队就准备东渡黄河。黄河那边是阎锡山的地盘。盛产老陈醋和食盐的山西,那可是当时中国很富裕的地方。
外公他们准备过黄河的时候,突然就听说红军要换衣服了,换成国军的衣服。红军和国军成了一家人,一起打鬼子。红军也不再叫红军,叫八路军。
年冬天,我的外公穿着灰色军装,和战友们坐着木船来到了山西抗日前线。
外公说八路军的衣服是灰色的,阎锡山的晋绥军衣服是青色的,蒋介石的中央军衣服是黄色的,那时候,全国军队的武器不但不统一,而且衣服也不统一。在所有抗日武装中,八路军的武器属于最差的。
外公说,人们一说起八路军,就说是小米加步枪,生活很艰苦。其实,能够拥有小米加步枪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时候八路军连小米都吃不上,步枪也不够用。
小米是北方的粮食,八路军主要在黄河以北的敌后战场抗击日军,所以就有了小米加步枪的说法。
八路军打的是没有后勤供应的战争。军粮,从来都是因地制宜。藏身于民的八路,军粮也只能来源于老百姓,老百姓吃小米,八路也吃小米。那些年,小米是北方农民的主食。在过去几千年的战争中,小米一直唱主角。
外公当年是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在师。红军改编是年8月下旬的事情。当时八路军全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隶属于阎锡山的第二战区。
这人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发展到近百万大军,是在毫无援助之下成长起来的。因为没有援助,而部队又扩充非常快,所以给养就非常困难。
外公说,抗战时期,他们一天不吃饭,一晚不睡觉,那是经常的事情;而且没有枪支,新扩充的战士就拿着梭镖大刀打仗,为了抢一杆日本人的三八大盖,总是要搭上好几条人命。而日本人的《步兵操典》中也有“人在枪在”的规定,土八路想要抢一杆枪,太难了。
抗战时期,彭老总召开会议,大家兴冲冲赶来了,以为开会就能吃饭,没想到彭老总也没有吃的,大家饿得坐不住,就躺在炕上开会。
抗战早期,八路军能够从国民政府领取粮饷,按照三个师的配置。后来,八路军扩充非常快,但是领取到的还是三个师的粮饷配置。那时候,整个中国军队的生活都非常艰苦,国军也常常吃不饱,一直到年滇缅反攻的时候,大量的国军连棉衣都穿不上,冻死在云南的高黎贡山上。
年南岳会议结束后,抗战由防御转入了相持,国军和八路军有了摩擦,国民政府就停止了对八路军三个师的供应。
八路军只能选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战开始之初,装备简陋的八路军开始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游击战术是红军和八路军的传家宝,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更是将游击战发挥得炉火纯青。游击战让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上,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游击战也让日军处处捉襟见肘,被动挨打。
结语
弹指一挥间,现在还健在的八路军老兵已经不多了,希望老人家们都能安享晚年!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所有伟大的抗日英烈与山河同在,永垂不朽!百万将士和十几亿国人高呼,山河无恙!告慰英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