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毛蕨属(Dryopteris)是蕨类植物中物种数量最多的大属之一,广布于世界温带至亚热带山区。全球约—种,中国分布有近种。稀羽鳞毛蕨组是鳞毛蕨属鳞毛蕨亚属(Dryopterissubg.Dryopteris)下的一个组,全组约十种,主要分布在东亚。FOC记载中国分布6种。但是,其中蓝色鳞毛蕨(Dryopterispolita)实为泡鳞鳞毛蕨亚属(Dryopterissubg.Erythrovariae)下的物种,将其移除后,本组原纪录在中国分布的物种实为5种。稀羽鳞毛蕨组的学名一直以来使用的是日本学者命名的Dryopterissect.NephrocystisH.It?(),但经过分类学家C.R.Fraser-Jenkins考证,其实C.Christensen早在年就将本组内的一种,Dryopterisdeparioides(T.Moore)Kuntze(基名DiclisodondeparioidesT.Moore)划分为一个新组,因此本组的正确组名应为Dryopterissect.Diclisodon(T.Moore)C.Chr。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分布的物种进行详细的取样和分析,结合形态研究及分子证据,对中国分布的物种进行了分类修订,认为中国共分布8种。首先,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种:高黎贡山鳞毛蕨(DryopterisgaoligongensisZ.Y.Zuo,JinMeiLuD.Z.Li))。本种形态特殊,高达1米,为稀羽鳞毛蕨组内已知的最大一种,其叶片基部四回羽状,根状茎横卧,形态在本组内尤为特别。本种为中国特有种,目前仅在高黎贡山观察到两个居群,数量较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8.html
高黎贡山鳞毛蕨Dryopterisgaoligongensis
高黎贡山鳞毛蕨Dryopterisgaoligongensis墨线图
第二,研究对FOC中未能解决的一个存疑种进行了考证和处理。上世纪八十年代,秦仁昌先生和刘正宇发表了分布于金佛山的一个鳞毛蕨属新种:光滑鳞毛蕨(DryopterisglabriorChingZ.Y.Liu)。但是,这个物种一直未得到其他研究者认可。首先,物种的学名与国外的一种DryopterisglabriorCopel.(现名为Hypodematiumglabrius(Copel.)Holttum)重名;其次,本种除一号模式标本外,再无其他标本,无法深入研究。本研究对模式标本产地进行了重新考察,再次发现了其居群,并在四川发现了另一个新的居群,解决了其名实问题。本种根状茎同为横卧,并生于潮湿的崖壁上,在形态和生境上易区别于其他物种。为纪念秦仁昌先生,本研究将其重新处理为新组合——仁昌鳞毛蕨DryopterisrenchangianaZ.Y.ZuoD.Z.Li。仁昌鳞毛蕨Dryopterisrenchangiana
第三,研究对栗柄鳞毛蕨(Dryopterisyoroii)进行了考察,认为中国植物志和FOC中对其描述有误,尤其是其中描述到植株叶常二型,在模式标本及本研究野外观察中均未发现。同时,在西南山地观察到一种与栗柄鳞毛蕨形态相似,但是叶轻度二型的物种。经过梳理其分类历史,并对比多方面的数据后,发现叶二型的物种为一个被错误归并的物种,前人对其进行的处理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国植物志和FOC中对栗柄鳞毛蕨的描述是混杂了上述两个物种的形态。鉴于本种的模式标本采集自尼泊尔,又广布于中国西南山地,本研究将其重新处理为新组合——中尼鳞毛蕨DryopterissinonepalensisZ.Y.ZuoFraser-Jenkins。栗柄鳞毛蕨和中尼鳞毛蕨的形态对比
鳞毛蕨属植物由于物种数量多,杂交和多倍化频繁,形态变异多样,因此历史上存在很多分类问题。本研究在考证历史文献和模式标本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采集,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数据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本属内仍有部分物种值得深入探讨,如稀羽鳞毛蕨复合群(D.sparsa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