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10/6092799.html

掌上春城讯9月7日,农民日报头版连发两篇“走向文明的小康生活”重点稿件——《彩云之南看小康系列报道之一云岭高原特色产业按下“快进键”》以及《彩云之南看小康系列报道之二“湖进人退”拓展绿色发展空间》,报道了昆明市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报道指出,在斗南花农的艰苦奋斗下,花卉越长越好,农民自己日子也越过越好,斗南从小渔村发展为闻名于世的“鲜花村”;此外,经过持续多年的艰苦努力,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湖体水质企稳向好。滇池及周边地区变得越来越美,还催生了许许多多饱含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的生态产品,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给水域周边的居民带来了“金山银山”。以下为报道详情:

农民日报9月7日头版截图

云岭高原特色产业按下“快进键”

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怒江,沿横断山脉顺流南下,在中国的西南方孕育出一处鲜为人知的神秘领域,这里是傣族、景颇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故乡——云南。随着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山区人民下山定居,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从传统耕种到特色产业,从基本温饱到追逐梦想,依托好山好水好风光,这里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创新,“鲜花小镇”华丽蜕变

云南是世界三大最适宜种植花卉的产区之一,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使得云南各地都很适合种花。对于四季如春的云南而言,“花”无疑是张美丽的城市名片,而其中尤具代表性的内容,则非“斗南”莫属。中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繁花似锦,五彩缤纷,四季幽香,车水马龙……这里就是每秒交易1.56万枝鲜切花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场。

斗南花卉市场从最初“以路为市”的小市场起步,发展到现在已经占据全国大中城市70%的市场份额,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里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每10枝鲜切花中有7枝是出自斗南花卉市场,年斗南花卉市场的鲜切花交易量达92.31亿枝,交易额达74.36亿元。”昆明花拍中心总经理高荣梅说。

下午五点,昆明花拍中心拍卖大厅里仍座无虚席,几百个人紧盯着前方的交易大钟,边打电话边记录价格。随着数字的闪动,购买商按下抢拍键,一笔交易在短短4秒之内完成。每天这里都会进行紧张激烈的鲜切花拍卖。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的花农王秀华正在大厅里忙着上新自己的鲜花,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农民代表。年,王秀华种了一批剑兰,没想到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就卖了元。“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看到了经济效益,种花的人越来越多。”她说。年,云南昆明市呈贡区斗南村95%的农户都把自家的菜地改成了花田,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过了几年,斗南村村委会把村里原有的农贸市场改造成花市,这是当时中国第一个村级花卉市场。王秀华的丈夫也从花农转变为买手、卖手,和同村年轻人到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卖花。

自此斗南成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花卉越长越好,咱自己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如今,王秀华每年收入可达60万元。正是在许许多多花农的艰苦奋斗下,斗南从小渔村发展为闻名于世的“鲜花村”。

物流升级,县城蔬菜“通达四海”

“我家的菜都送这里,自己不愁销路了。公司还为我们保价,菜农不再自己承担降价风险,家里的年收入明显提高了。”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菜农王顺波说。年他与公司合作,成了该县“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基地+标准+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中的一分子,“公司需要什么,我就种什么,蔬菜、水果达到公司给出的个头、化肥农药使用等标准,公司就会收走。”蔬菜交到冷库后,12小时之内就会离开云南,到达全国市民的餐桌上。而与此同时,在通海县的菜地里,菜农正在种植的蔬菜,将会走出国门,销往更遥远的东南亚。

工人们正忙碌着将蔬菜装上一辆即将发往老挝的重型卡车上,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介绍,通海县是云南省“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的主要基地之一,农产品每天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个大中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近些年,通海蔬菜产业靠着自我的转型升级走出国门。

通海高原农产品公司营销部主任李春萍介绍,目前,出口占公司总业务量的80%。年,实现销售收入6.72亿元,总出口量为3.2万多吨,其中日本市场占有份额达30%,韩国市场占有份额达60%,台湾地区市场占有份额超过80%。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推广标准化生产,积极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越来越开阔的国内外市场,让菜农的种植热情不断高涨。在通海以前种植烤烟的山区乡镇,近些年也开始陆续转型种起蔬菜。

据通海县农业农村部门介绍,近年来,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蔬菜、花卉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格局。目前,通海已经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和西南地区蔬菜集散地,在生动实践中摆脱贫困、迈向小康,成为全国“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的典范。

道路拓宽,“万亩花海”带富乡村

正值暑期,在云南深处高黎贡山环抱下的“花园盆地”界头镇,一片橘黄色的“万亩花海”迎风绽放。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界头镇居民孟应国是村里率先种花致富的人。“自己种万寿菊,公司上门来收,原来我还担心没有技术养不好,现在看来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镇里专班安排技术人员来指导,手把手教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在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孟应国掌握了种植万寿菊的一整套技术,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技术过硬的“土专家”。

学会技术是个苦差事,一到盛暑天,夫妻俩黎明摸黑背上竹篓,漫山遍野采花。“一天跑4趟,太阳落山才回家,吃饭都顾不上。”坚持了一年多,他通过种植万寿菊,获得了持续的经济收入,他也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如今,孟应国不仅还清了供两个孩子读书欠下的外债,还花了20余万元盖起了平方米的两层木楼,一双儿女毕业后也在昆明就业,全家过上了吃穿不愁的好生活。

鼓起腰包的,不光是孟应国。界头镇的后山上,万寿菊已是漫山遍野。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在梯田里开辟种植2.4万亩,产值万元,实现增收.3万元。“万亩花海”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也促进旅游业飞速发展。每当鲜花盛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爱好者齐聚小镇,共同见证花海马拉松鸣枪开跑。最美花海和最美赛道有机融合,形成了“花海中看比赛,比赛中赏鲜花”的壮美奇观。

目前,界头镇直接和间接从事乡村旅游行业的人数超过0人,其中贫困户多人。界头镇镇长赵庆华表示,将推动旅游业从山水观光向休闲度假和康养转型升级,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各类赛事,通过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湖进人退”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云南省大力践行“两山”理念,历经长期治理探索,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发展路径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昔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正在被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所取代,滇池、抚仙湖、洱海及周边地区变得越来越美,还催生了许许多多饱含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的生态产品,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给水域周边的居民带来了“金山银山”。

环境治理又见美丽滇池

正值周末,滇池边的捞鱼河湿地公园游人络绎不绝,人们漫步亲水栈道,静看流水潺潺,欣赏多样植物,聆听林间鸟鸣。63岁的昆明市民陈清也约了一帮老朋友来到这里散步,她满怀喜悦地说:“那个记忆中美丽的滇池又回来了!现在水清了,景也美了,每个周末我都会带着家人或朋友来这里游玩。”

“20年前,我们都不愿意到滇池边来散步,因为水是黑绿色的,一走近就会闻到一股臭味。”陈清这样告诉记者,当年滇池的严重污染一度成为昆明人心中的痛处。

为了让高原美湖重返人间,对滇池进行抢救性治理被列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从“九五”以来,滇池治理连续被四个五年计划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规划,在“遏制增量污染”的同时“消减存量污染”,收到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近年来,昆明市进一步转变滇池治理理念,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深化“河长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一河一策”水质提升方案,滇池离它本来的面目越来越近。

经过持续多年的艰苦努力,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湖体水质企稳向好。水质监测数据显示,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水生植物种类达到种,鱼类达到23种,鸟类达到种,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及白眉鸭在滇池出现。年,滇池整体水质为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9.5,营养状态由原来的重度富营养转为轻度富营养。滇池正逐渐重现昔日“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景致。

云南省水利厅厅长刘刚介绍,为跳出“就湖抓湖”的格局,近年来,云南省创新思路,提出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转变“救火式治理”的工作方式,解决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转变“不给钱就不治理”的被动状态,健全完善投入机制,最终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施治的彻底转变。

近年来,当地还不断修订完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建立完善“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全面推行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促进了地方主体责任履行、控源截污体系完善和监测系统建立、河道水质提升。

生态廊道给洱海透透气

洱海扬波,绿柳拂风,沿着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段生态廊道骑行,一边是青瓦白墙的民居,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洱海。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也是大理的“母亲湖”。早年间的人进湖退,已令洱海没有更多的喘息空间,为了给洱海提供一个缓冲区,大理州委、州政府决定实施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实现湖进人退。“洱海生态廊道并不是一条简单的‘廊道’,它是大理的‘城市绿心’。作为洱海区域性的生态监测廊道,具有将城乡生态环境中多样生态基质、斑块连接在一起,促进各生态系统间物质交流,平衡全区域生态结构的功能。”大理州委书记陈坚介绍。

在生态廊道村庄段,湖进人退、拆房子给洱海腾地方。而在生态廊道郊野段,将清退近公顷的农用地,用于修复生态。洱滨村1.2公里的示范段,草木葱茏、野趣横生,但原址两年前还是紧挨着洱海的村落民房。在下末村更明显,一条7米宽的生态廊道像是冲破村庄的物理隔离带: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洱海,一边是自然古朴的白族村落。洱海生态廊道工程部副部长熊英力说:“以前房子盖到水边,没有物理隔离,村庄对洱海污染不可避免,这条廊道是人湖界限,也是给洱海‘透透气’。”

在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门口,生态廊道施工已完成。记者看到,拆房子腾出来的地方,成了大青树、滇朴、芦苇、菖蒲、狗牙根组成的“雨水花园”,花园里浅表溪流设计,会像“大海绵”吸收村庄流来的雨水。李德昌的邻居何利成,年开了“聆海佳园”客栈,因生态廊道建设,客栈拆除近平方米,客房少了两间。他道出了实情:干部不分白天晚上苦口婆心做工作,政策补偿也到位。像他这样的户搬迁农户即将搬入特色小镇。他说:“洱海干净,开客栈才能心思安定,阵痛过后,好日子要来了。”建成的生态廊道在给洱海“母亲湖”透透气的同时,也成为市民透透气的好去处。骑行、散步、拍照,城水相依的生态廊道成为新晋“网红”。

今年底,大理市计划完成全线总长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主体工程建设。生态廊道的建成,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大理一方青山绿水。

湿地保护渔村变身“打卡地”

大露台、音乐餐吧、无边游泳池……走进位于抚仙湖畔的澄江市右所镇小湾村,一栋栋特色民宿依山坐落,蓝白相间的外墙,地中海风格的内部装修,已成为不少游客到澄江必须“打卡”的“网红”民宿之地。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Ⅰ类水质淡水湖泊,多年来,抚仙湖流域推行“河长制”,湖区实施“四退三还”项目,湖滨湿地规模化生态恢复工程总面积达1.35万亩,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经过5年的建设,开展了抚仙湖环湖棚改暨生态移民搬迁、土地休耕轮作、畜禽养殖退出等项目。“现在Ⅴ类水质的臭水经过湿地,将被净化为可饮用的Ⅲ类水。”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德芬表示。

“抚仙湖到昆明市区约40分钟车程,交通非常方便。”据小湾村-抚仙湖方寸间·卢梭民宿工作人员介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这里度假的游客以西南省区居多。”

右所镇组织委员高冬良说:“小湾村原来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由于种植蔬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随着雨水流入抚仙湖,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年4月,玉溪、澄江市县两级筹划启动了小湾特色民宿示范村项目,发展民宿旅游产业。因小湾村地势和环境资源与欧洲圣托里尼相似,环境资源更加优越,经过考察,昆明M60创意园决定在小湾村打造一个圣托里尼式的高端民宿群。小湾特色民俗示范村项目规划面积.56亩,一次改造85幢房屋,其中社会资本投资23栋,外来经营22栋,村民自主经营40栋。村民可以通过贷款或将原有的房子以租用的形式统一交给企业打造。”

村民鲁秀芬和家里人商量后,最终以租用的形式由村里交给企业打造,做成了摩洛哥风格的民宿。遇上旅游旺季,鲁秀芬还能到民宿帮忙,增加额外收入。“以前,我们家种玉米、种烤烟,一年到头收入也就不到1万元。”鲁秀芬说,“现在,出租的房子,每平方米可以收取租金元,一套房子年收入至少可以达到6万元。大儿子加入村里基建队,小儿子在外地做起了蔬菜生意,如今除了出租的房产,家里还添置了四辆生活和生产用车。”

如今的小湾村村民年人均收入5万多元,是澄江市最富裕的村庄之一。随着在建项目的竣工,不久的将来,昔日不为人所知的小渔村将成为东方的“圣托里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