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首条穿越横断山脉的超级工程——大(理)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施工取得新突破,隧道斜井平导与隧道进口端贯通,解决了斜井反坡排水、大涌水施工难题,为早日打通“一带一路”泛亚铁路西线中缅国际大通道中国境内“最后一段”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千米,穿越19条活动断裂带,地质情况复杂全国罕见,几乎囊括了隧道施工所有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施工难度首屈一指,被誉为“世界上最难修的隧道”之一,目前牢牢占据了隧道施工史上9项第一。其中长达米的高黎贡山隧道斜井为我国铁路最长斜井。

由于高黎贡山活跃的地质构造、复杂的地质特征、极高的地应力和极丰富的地下水,建设者们在施工中不得不时刻面临着大涌水、高地温、大变形、易坍塌等一系列重大风险和重重考验。斜井每天涌水量达3.3万方,可填满17.5个标准游泳池。受高地温影响,涌水水温平均达38℃以上,隧道上方作业区更是达到42℃,早已超过我国38℃橙色高温预警临界值,洞内平均湿度达99%以上。建设者们要在这样的高温湿热环境中连续作业,条件十分艰苦。

面对一系列难啃的“硬骨头”,云桂铁路云南公司和施工单位中铁隧道始终坚持以动态设计和现场管控为抓手,合力攻坚,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为改善高温、涌水的现场作业环境,云桂铁路云南公司和中铁隧道局多次联合设计、监理等单位,邀请业内专家现场会诊把脉,不断优化巷道式通风方案,加大通风量。对局部高温涌水段注浆封堵,设置了“局扇射流风机+冰块降温”专用台架,采购大功率风机和机械制冷设备,有效解决掌子面降温问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针对隧道内的大变形问题,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支护参数、改进工艺工法、缩短封闭时间,采取双层甚至三层四层拱架、实施初支补强及施作二衬、增加监控量测频率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大变形控制技术措施,防止了围岩进一步变形。

记者了解到,高黎贡山隧道斜井与隧道进口高差达米,此次平导小里程与进口端的贯通,解决了6年来一直困扰建设者的超长斜井反坡排水施工难题,避免出现大涌水可能导致的淹井风险,为加快高黎贡山隧道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瑞铁路东起大理,西至中缅边境口岸瑞丽市,沿途经过保山站,正线全长公里,设计时速km/h,为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是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完善路网布局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大瑞铁路建成通车后,昆明至瑞丽多公里的行程时间将由公路运输的9小时缩减为铁路运输的5小时,对加快西南地区发展,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互通互联,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重塑“南方丝绸古路”具有重大意义。(云报客户端记者胡晓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