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本期开始,小编将带你了解缤纷多彩的“腾冲非遗”,第一期让我们一起前往风景优美的界头镇新庄村龙上寨,探访“抄纸人家”……腾宣即界头手抄纸与“腾药、藤编”并列为腾冲三宝。腾宣历史悠久,据界头新庄村龙氏家谱记载,是其祖先从湖南迁入,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纤维原料——构树皮,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成为了腾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在腾冲界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遵循先祖的传承,靠自己的努力在大山深处让腾冲古法手抄纸得以存世至今。初到龙上寨,我的眼睛一直无法离开山那边的风景,巍峨蜿蜒的高黎贡山和云交融在一起,正当我想要感叹大好河山的时候,两座“新奇”的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后才知道,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其中全木结构的散射状建筑是“腾冲手工纸博物馆”,与它一路之隔的就是今年将要建成的“结香人家手抄古纸”民宿。走进民宿,虽未完全得见手抄纸的制作过程,但正在晾晒的宣纸飘来一阵类似豆浆的清香令我不禁沉迷,还是老板热情端来的木瓜水把我拉回了现实。在她的介绍下,我才了解到了儿时用来做陀螺鞭子的“构皮”就是古法宣纸的原材料,原来在这里,“构”的一生是这么的灿烂。长成的“构”,被人们削去茬枝,只留主枝干,洗净外皮的红黑,只取韧性最好色泽嫩黄的皮剥下保留。然后便是24小时以上的沐浴浸泡,被洗净风雨的构皮迎来了它的第一次升华——煮构,经历6小时以上的水煮之后便是第二次历练——打浆,煮好的构皮放在石块上,用木棍敲打,需要两个人不停替换敲打,最大限度让构皮彻底软化,以便获得更多的构皮浆。把打好的构皮放到水缸里,让构皮浆彻底溶解在水里,添加适量云南特有的植物滇结香的韧皮纤维搅匀,在融合中,“构”升华成了纸浆,最后用纸板(纸的模具)把纸浆固定,等凝固下来后,手抄纸的形状已经基本形成了。最后通过几日的晾晒和人们的细心分离,“构”就完成了它的所有历练,这时,人们称它为“宣”。“手抄纸”很好地传承了东汉时期蔡伦的造纸技术。手抄纸分白色和原质色两种,白色通过加漂白粉在水中漂白而成,原质色不添加任何原料而成。高黎贡山下,抄纸人家平静的生活年复一年,“抄纸”这样的劳作已经不是劳作,而是一种艺术人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