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始祖诞生之前,已经有绵延不绝的森林在地球上自枯自荣,岁月在它们身上累积了深厚的智慧。高黎贡山朝云暮卷,龙川江畔潮起潮落,北回归线以南的阳光哺育了许多世界之最,这里是世界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是多种特有物种的生命方舟,是大树杜鹃、云南野樱、云南山茶的原生地。
每年寒冬时节,一树野樱,灼灼其华,与林间翠竹、山涧马樱交相辉映,粉红与深红构成天边梦幻花园。每一树樱花都是从根部生发出数根粗壮的树干,成伞形四散张开,根根枝条都是向着天空肆意伸展,充满野性。万树野樱,漫山遍岭,累累垂挂,如云如霞,越是群山深处,越是繁茂灿烂。野樱不擅风月,却更加原生态,它们出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似乎刻意与人保持着距离。它们拔地而起,距天最近,与天心意相通;深扎地下,最懂大地的心跳。通过它们,我们或许有机会一窥生命之初的奥秘。
樱花原产于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被人工栽培后,逐步传入中国西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及台湾等地区。据《中国植物志》(FloraofChina)记载,樱花品种繁多,数目超过三百种以上,但野生的较少,目前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种,中国现有50多种,在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
樱花之游,在城市,也在乡村,既有大众的喜爱,也有小众的吹捧。《礼记·月令》记载,早在年以前的东周时期,就有观赏樱花的活动。秦汉时期,樱花栽培于宫苑之中,至汉唐,樱花已出现在私家庭园,从宫苑到民间,随处可见缭绕的樱花粉烟。“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出游赏樱已成为百姓的幸福生活方式之一;“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白乐天在诗中描述了将野生樱花树移栽到庭院欣赏的情景;“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看到樱花,就如同看到希望,这一点,唐代元稹有诗云:樱花树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据日本学者撰写的权威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野生樱花原生于中国,唐时万国来朝,樱花也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被日本朝拜者带回,加以栽培和改良,至今有多年的栽培史。樱花娇媚艳丽,如凝胭脂,带来如火如荼的春色,带来铺天盖地的花韵,带来温馨漫倩的芳影,这一点,有郁华《东京杂事诗》为证:“万家井灶绿阳烟,樱笋春开四月天。十里隅田川上路,春风细雨看花船。”
樱花美而不俗,清韵优雅,它的花形比梨花要小,比李花略大,数朵聚集在一起,一簇簇挂在枝头,像是巧妇绣成的花团。它不像梨花那样整齐划一地一次性全部开完,而是分步骤分层次,由下往上,由根向尖逐渐地开放。樱花谷番发武先生说,腾冲的樱花花色有两种,一种是红色,腊月开放,红色的樱花刚开出时花苞通红,宛如少女待字闺中,婀娜中带一点少女心,开着开着红就变淡了,像是涂了薄薄的胭脂,化了淡淡的妆容,娇媚中似乎等待一段铭心的爱情;一种是白色,三四月间开放,花瓣呈现清澈透底的白,皎洁如月光,白色的樱花花形比红色的略大一点,从花苞起就纯白无瑕,待完全开放时像满树飘飞的雪花,纯美动人。
我想起民国初年的那位身穿袈裟,才如江海命如丝的大才子苏曼殊,他写过这样一首诗:“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的这首诗也写于日本,眼前浮漾着樱花丛中的春光,令他想象着回到西湖边的情景:穿着一双游历的芒鞋,托着一只化缘的破钵,漫无目的地在樱花丛中走过一座又一座小桥。旅于异国,形迹落寞,自有飘零天涯之感,噫!
花与人一样,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但禀赋与资质却各不相同。樱花既不同于梨桃杏荷,又不同于牡丹月季,它不名贵,亦不普通,因此欣赏它的人更加小众。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直接写樱花的诗少之又少,探究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山樱花期太短,成活率不高。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赏秋让人振奋、壮怀激烈,“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何等的豪迈。赏春却是会给人添一点哀愁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光易逝,韶华不再,人们总是因为春色的短暂而感叹人生青春的短暂。
李商隐有一首诗:“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山樱,就是中国的单瓣樱花,颜色月白或粉红。这山樱让他想到少女的红颜,少女的红颜就如山樱的芬芳,虽然让人陶醉,却难免很快凋谢。日本有一句谚语叫“樱花七日”,说的也是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只有7天的时间。少年时读《红楼梦》,看到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心中生了惆怅,及至读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心中愈是悲凉。长大之后才领悟到,那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通过笔下的人物林黛玉来倾诉自己悲天悯人的惜花之情。
三毛的一段诗也许很能表达赏野樱者的心境: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如果有这样一个实现梦想的来生,可与樱为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022.html